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岗位聘用上,不仅与公务员有同等的待遇,还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实际贡献和具体表现获得不同的待遇。因此通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效率。此外,目前公务员普遍存在“吃大锅饭”问题:吃得多、吃不好、干活不少,却没有拿到相应奖励,这些都是因为考核制度不合理造成的。改革后,事业单位在工资分配方面也有了很大变化。

1.绩效工资由“基薪”转变为“提成”

目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分为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两种,其中平时考核又分为平时工作和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主要是看平时在工作中的表现,工作实绩等情况。年度考核主要是看年度考核结果,重点考核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等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事业单位可以自行设计绩效工资方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由“基薪”转变为“提成”。这一制度将根据绩效工资制度确定标准,增加了绩效工资激励约束机制。

2.工作人员的年终奖也会纳入收入。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其中,基本工资标准和津贴补贴标准。这两个标准都是确定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津贴补贴标准将由国家决定;基本工资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津贴补贴分基础(基本)津贴、岗位津贴和项目津贴四个等级。

3.对在职员工进行区分,同时加大对关键岗位、高级岗位和一般岗位职工收入差异的调节力度。

【解读】这种工资制度可以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更公平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事业单位在竞争中不断增强活力和竞争力,也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解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那些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岗位重要且有发展潜力的职工能够得到更多晋升的机会。对于那些能力一般、业绩平平、平庸或无太大发展潜力的“隐性”员工,如果他们没有达到提升境界和升迁需要,他们将受到限制而不是被淘汰。

4.鼓励优秀人才进入事业单位。

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给予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并鼓励他们长期扎根基层,做他们所爱的事业。其中对科研人员实行项目管理、成果转化等。事业单位实施聘用制以后,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以及岗位的变化,这些人才也将被聘用,提高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地位。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技术水平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人才更容易进入相关单位,并为企业创造价值。特别是对一些关键岗位要建立特殊的激励机制。

5.加强基层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让大家都有机会参与公务员考试;

在基层的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要选择和公务员差不多的岗位,这样就不会出现一种公务员不适合基层工作的情况。在这方面,国家有很好的政策。根据相关政策得知,在公务员考试中,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有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此外,每个人都必须具备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习惯。因此,在国家制定公务员考录政策时,必须要对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建设进行考察。

6.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强化工资总额管理,不得突破现有基本工资水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行总量控制,由单位自主确定绩效工资标准,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绩效工资核算试点。事业单位要实行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工资收入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实绩,兼顾效率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