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饲料工业网】目前,猪价处于低位运行,而饲料价格却不断上涨。在饲料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承担更多。很多企业反映在今年上半年的饲料价格一直是高位运行,甚至一度超过养殖成本。近期猪价虽然有小幅上涨,但仍然低于饲料行业平均成本水平,因此很多动物养殖企业也表示目前饲料价格较高的原因是原料价格上涨过快,成本增加较多。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本文主要从成本角度来分析一下:

一、饲料价格上涨过快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1月~9月,国内谷物、豆粕、鱼粉等饲料原料的均价为5122.42元/吨,较去年同期的5966.18元/吨上涨13.9%。其中鱼类、豆类、玉米、蛋鸡料涨价幅度最大。此外,部分地区出现了“蛋料鸡用饲料需求不足”现象。按照饲料行业平均成本约为1450元/吨(2―4)计算:今年1-3月中国饲料行业整体开工率88.59%,同比提高5.4%;开工率87.93%,同比提高1.2%;存栏母猪平均开工率为70.4%.其中育肥猪开工率41.7%/47.9%。其中:母猪开工39%以上、小猪(含外调补)开产分别为34%、16%;仔猪供应继续回升3.4%~3.3%;母猪供应仍不充足;仔猪断奶周龄雏猪出栏量减少、生长速度较慢,因此总体存栏量保持在低位水平。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共出栏生猪8.65亿头。由于生猪市场供大于求而出现了猪价下降的情况,因此仔猪价格处于历史高位运行的状态下饲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此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饲料行业产量为5965万吨(1-9月份数据)/58.2亿头育肥猪计算:全国猪料产量为9200万吨左右、豆粕产量2600万吨左右、菜粕50万吨以上。从全国饲料市场情况来看今年7月份以来的平均饲料价格是同比上涨2.3%-4.4%;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是造成近一年来行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生产上,由于国内养殖业生产规模比较小(100-300头)平均日利用率为50%左右,加之传统母猪产仔数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导致今年生猪出栏体重较低。生猪出栏量下滑以及部分地区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叠加玉米、豆粕等价格上涨,使得大部分养殖企业面临饲料成本升高的压力。由于目前市场需求已经不足且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严重,多数饲养规模的养殖场今年

二、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

养殖户们反映,今年以来,人工成本和饲料价格都在增加。工人工资和运输成本都有增加。据调查,今年上半年饲料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并且一路攀升。企业的员工工资也水涨船高,每头猪的出栏数是2000头/月,按照当前每斤16元来算的话,成本已经接近2000元了。这部分成本的增加与猪价下降导致养殖场亏损有关。

三、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与原料价格相比,养殖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很多。据统计,我国养殖业利润水平处于近10年来的最低点。在猪肉价格低迷的时候饲料企业几乎没有利润可言,然而,国家大力提倡“精准扶贫”,这就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猪周期”行情到来之际,行业的不景气已在业内显露。2017年8月初,国家发改委就印发《“十三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种子产业发展;8月底“一号文件”提出要提高饲料、生猪生产效率等政策要求。对于很多饲料企业来说,生产的利润不高是因为成本高导致。而近年来饲料价格上涨过快所致,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除了市场需求的因素外,企业的资金、人力、运输等运营成本增加也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

四、转型升级

饲料价格上涨,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原料成本、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增加。目前饲料行业的平均水平是每吨饲料成本在1000元左右;这意味着每吨要增加400元以上的开支。按照目前中国生猪的市场缺口,每年大概需要300万吨-500万吨猪肉。然而每吨猪肉能产生400公斤淀粉和480公斤的蛋白质含量、17克粗纤维、1公斤维生素以及80克蛋白质。所以饲料价格上涨也会造成企业利润下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除了要承受原料成本外在加工和运输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因此饲料行业也需要进行转型升级。饲料行业也在向规模化发展,由以前的企业规模扩张向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国内已有超过2000家饲料企业,在规模上进一步扩大了对于市场竞争的影响力和控制能力。现在饲料企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五、如何避免风险?

很多养殖户由于缺乏风险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所限,不得不盲目投资,结果由于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养殖户亏损严重而出现亏损的情况。因此养殖户可以通过利用期货工具规避风险。对于养殖户来说,当出现亏损时该如何应对呢?由于生猪价格较低,不少养殖户都会选择以低价将生猪出售给屠宰企业。这样可以降低损失;但同时也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得不好也会带来损失。因此我们建议养殖户一定要关注饲料价格变动情况并及时调整养殖计划和管理策略,避免出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