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加班利润平衡”是一种以员工工作效率为目标,将利润分配结果与员工福利挂钩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劳动法的框架下,企业在进行成本和薪酬分配时,不仅要考虑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还要研究如何合理地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企业经常出现超时加班现象又无法及时调整岗位,势必造成对员工工作时间和质量的浪费,增加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为此要研究如何优化组织管理流程以及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时间与工作任务。
1.企业组织流程优化
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是从计划-执行-反馈-优化。这四个环节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因此,要实现对组织管理模式优化。如果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组织管理方式的要求,组织管理模式就会失去竞争力。因此,要制定科学的组织结构形式来优化各部门之间组织与流程之间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进行动态管理。
2.实行弹性工作制、双休日制
企业要想提高员工收入,可实行弹性工作制、双休日制(如双休日休息日制),即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每周有3天或4天属于正常工作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调休或其他工作方式,如不受周末限制可以将节假日作为员工休年假期间,或者将年休假作为员工调休或其它工作方式的过渡段,确保员工既享受到正常工作时间,又不影响公司正常运作。对于实行弹性工作制或双休日办公,应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个工作日加班或超时加班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处罚或强制执行;对于实行弹性工作制或双休日办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或强制执行,以避免超时加班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
3.以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确定工时定额及工时费率
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就成为其衡量效益与风险大小的标准之一。在确定经营目标后,就要考虑如何把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做好,进而在进行整个生产过程中能达到最好效果。当然要考虑生产成本和企业风险的大小。例如:公司成立后,某生产线每个月需要多少人?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资总额由基本工资、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三部分组成,基本工资按月末个人可支配收入确定,津贴补贴根据当月公司可支配收入确定。
4.企业生产经营安排时间
企业生产经营安排时间是指企业在一个周期内,根据当前生产经营进度、产品销售状况和市场价格等因素,对生产及销售进度、产品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进行合理和科学的安排。为了使企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企业需要在保证员工福利收入的前提下,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激励员工完成订单,同时又保障好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实现与客户、员工双方利益一致。因此在具体执行时需要对员工完成订单与市场销售利润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配。本文主要分析生产效率与工作时间对利润平衡的影响,具体包括:当员工从事产品市场销售时,要保持原有销售价格水平不变,并保证该产品销售进度,避免其销售价格低于市场价。当员工从事某一产品生产时,则应将产品全部完成销售或者降低其销售价格进行结算。
5.财务分析和管理费用、折旧、摊销、违约金的合理性
首先,根据财务报表,在分析工资福利支出与生产经营相挂钩情况时,必须考虑员工工作时长与出勤时间。其次,必须了解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类资产贬值情况和折旧费用及摊销情况。再次,要分析违约金是否合理,应考虑员工是否有过错。再次,必须选择是否计算违约金。最后,可使用《工资福利计发表》和《职工工资福利费用汇总表》统计、分析、计算各项管理费用、折旧、摊销及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