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顾名思义就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作为通行高速公路的主要方式,其本质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不停车收费。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规划,到2023年底我国将基本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虽然在今年2月交通部发布了关于推进 ETC发展的通知,但是在去年已经支持 ETC发行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大力推广电子不停车通行卡?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一、人工收费方式的弊端

首先,人工收费方式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是人工收费和通行费相比,具有较大的金额差距,比如上海现在每年通行费收取大约是4200元,人工收费大约是5300元。这一差距对于通行上海高速公路的车主来说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也就是说如果使用人工服务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少交钱却不能及时出高速这种现象,而且如果多交钱就不能进入高速了,这就非常不利于车主的出行安排。其次就是人工收费和 ETC的普及,会造成一定影响。因为现在在收费站内部设置了很多自助车道,所以很多车主通行高速公路都是需要到人工收费车道去排队领取通行卡来通行高速公路,这样虽然能节约一定时间,但是对于车主来说就是多走了一段路。如果人工收费的话,则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因为这个时候你得重新购买一张通行卡来通行高速公路。

二、未来高速公路 ETC发展趋势

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拥堵问题一直是困扰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拥堵问题,高速公路将采用 ETC与人工收费相结合的方式。而人工收费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如人工收费需要收费站人工收费窗口前站着许多人;人工收费通道还存在车辆排队现象;人工收费存在一定争议等问题。而如果用 ETC替代人工收费,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节约人力成本。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业务主要应用于普通公路和普通省道。普通公路以人工收费为主(占90%以上);而高速公路一般都在2公里以上,包括连接城市之间交通拥堵路段(拥堵指数在0.6左右)、连接高速公路出入口道路之间交通拥堵路段(拥堵指数在0.6~0.8左右)以及连接城市内部道路(拥堵指数在0.5以下)三个方面,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未来高速电子收费将会更加成熟稳定,更能满足不同区域和行业客户差异化需求。

三、影响国家政策导向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 ETC发展,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 ETC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区在2023年底前完成收费站设备更新改造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要求2023年底前,除特殊车辆外,全国高速公路原则上不再设置人工收费车道,全部取消省界收费站(除施工建设中的机场专线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3年)》提出要实现重点运输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到2023年运输结构得到明显优化,运输效率和效益明显提升,运输结构得到优化,物流成本明显降低和交通效率明显提高,重点运输结构得到明显调整,运输结构明显优化。

四、为车主提供更多便利。

电子不停车通行卡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收费的等待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为车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通行方式。由于 ETC采用了分段收费模式,其每次通行都是从 ETC车道开始计费,在完成缴费后就直接从 ETC车道下高速并走人工车道。这样一来如果车主遇到拥堵情况时,只要在 ETC车道等待通过,就可以直接进入人工车道通行。而如果车主在 ETC车道内出现拥堵情况时,则需要将 ETC车道引导至人工收费车道通行。这样一来既大大降低了拥堵事件发生时车主通行的排队等候时间,也提高了管理效率。

五、电子不停车通行卡还可以拓展多种应用场景,如智慧停车、门架升降等。

在智慧停车方面,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停车场都是封闭式入口。在停车场入口的上方安装有 RFID天线,实现停车场出入口感应,并将车牌信息、泊位信息和车位实时数据发送给后台系统,实现车辆通行自动识别、自动扣款。而 ETC电子标签则是安装在停车场入口上方设备,无需停车即可快速通行;另外,对于一些停车场中存在门架升降问题也可以通过电子标签进行解决。但是这些解决方案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停车场,如需对安装在门架上的 ETC电子标签进行升级调整还需要找专门机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