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成本占比分析是指:一个企业在某个时期,单位内部劳动力的平均投入产出比。如在某段时期内,工资成本和奖金支出占全部工资支出的比重。一般包括:劳动者提供服务所消耗的劳务报酬、保险费、劳动报酬(或其他)、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等。对于企业而言,人力成本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经济资源,可以作为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对于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企业通过制定年度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对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浪费、提高工作效率等各种因素,从实际出发采用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员工数量和劳动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尽量减少用工数量)来降低单位劳动成本,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合理控制员工数量
企业用工数量控制是指合理配置企业员工,使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用工规模,从而提高企业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员工数量控制在企业总人数下1/2即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和劳动人口基数小,所以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同时,我国目前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许多国家已经出台限制或禁止非全日制用工,同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使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和夜班工作的人员可以休息等方式来解决劳动力问题。因此随着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减少用工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劳动力价格也会随之上升,而企业要想降低劳动力成本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人成本。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员比例。
2、人力成本投入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人工成本投入包括:人力成本的基本支出、薪酬和福利支出、长期服务支出等。②人员工资:一般包括:基本工资、工龄工资、津贴补贴、加班补贴等。③职工福利: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职工应享受的福利或补贴等。④职工教育经费:一般包括工资、福利、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⑤工会经费:基本的劳保福利支出(如补充医疗保险)。⑥职工教育经费:主要是指为职工支付的培训费用。⑦福利费等。以上项目为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并且在计算时计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⑧其他工资开支(如津贴补贴):为了弥补或减少职工因工作造成的损失或增加其收入,给予职工的物质帮助或其他福利。
3、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而推动了人力资源成本中相关工资比重的降低。而通过人工成本占比分析,能很好的发现人员流动不均衡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让企业明白目前人员招聘成本偏高是不可持续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素质员工是公司竞争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想持续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也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个就是注意用人质量和用人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加强对人才能力素质以及岗位工作特点和规律以及薪酬体系等方面的认识,并且不断创新、提高工作质量。第二点就是需要在充分尊重人和理解人工作原则下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才成本、技术资源短缺问题,而且不断地加大了人员流动性和人才成本占比也在增长。所以要从企业长远规划入手对优秀人才进行培养和引进才能够有效地为企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以及后备的工作队伍。从而使得我们自身具备竞争实力,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4、减少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
很多时候,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对员工的投入。尤其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可以通过降低员工比例来增加其收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价格比,进而有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对人力资源投入也在不断增加,而人工成本占整个企业劳动力费用支出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工资成本、社会保险、福利及员工福利。其中工资成本占总薪酬收入的比重越高越能体现公司对用工目标的规划和预算;而保险费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公司对员工劳动投入的成本。这对于我们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为了保证员工工资水平长期稳定并且合理地发放,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包括人力价格、福利、薪资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