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满足员工需要,必须采取的各项成本。但如果将之称为企业的成本,就会出现偏差。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很多人会把“人力费”、“劳动力费”或“成本加成费”混淆。根据我国的《劳动法》和《工会法》规定,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使用劳动者人数占全职工比例超过30%或者全职工工资总额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以上的工资项目作为劳动报酬。那么劳动密集型企业使用劳动力的总开支有多少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王守武认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素质高、工资水平低,从而导致对劳动时间的需求较大,因此我国劳动力总体上具有较高的劳动报酬。

一、什么是“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即为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发生费用,包括:工资、福利等收入;教育费用、培训费用等支出,其实质是用来支持员工工作的各种经费支出。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花费的各种费用。企业通过提供服务及提供其它形式的活动为个人及组织获取劳动报酬和福利,或者将一部分劳动资产以租赁名义投资于某一特定场所以及用于支付员工工资的费用。人力成本也称企业价值、人力资本以及企业无形资产的成本。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反映出来。

二、人工费用的构成

我国企业用工形式是劳务派遣,因此职工工资支出由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两部分组成。对于招用工人而言,用工形式是劳动关系,即按照《劳动法》和《工会法》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用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根据这一规定,招用工人除要支付工资外,还要支付其他劳动报酬、福利和社会保险等经济利益。对于劳务关系而言,用人形式是劳务合同。对于派遣工人而言,则要根据《合同法》和《劳动法》规定的劳务派遣协议的约定履行义务。按照这一规定,员工需要为派遣单位支付工资是劳务派遣合同中规定的相应内容,因此在“五险一金”中一般包括:住房公积金(不包括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生育保险。

三、如何计算人力成本?

计算人力成本的关键是确定人力成本包含哪些项目。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整理的资料,我国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有4360万人。为了实现企业节约成本的目的。应该按照国家规定对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进行合理地计算。其中包括最低工资、奖金、津贴与补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在这些项目中,一般包括工资总额中包含的各类劳动者工资(包括最低工资和住房公积金等);奖金部分是指职工在国家规定工龄内获得的由国家发奖金部分。具体来说,在计算职工平均工资时可根据不同阶段、岗位以及各部门生产规模等具体情况确定最低工资等项目;对于超过最低工资标准或没有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的部分,应在进行成本加成费测算时加以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