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经常会有一些人员混用人力成本和职工薪酬的概念,经常混淆使用。企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保持、发展和利用员工的工作和劳动,而支付给个人或其家庭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薪酬是根据一定标准计算出某一时期工资总额的一种经济行为。是指企业为管理人员或其他人员支付的以货币形式体现在其劳务中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其他福利。也包括与此有关的各种津贴和补贴等。通过这些标准计算出职工薪酬总额并确定其数额。本节是对以下两种特殊情况中比较重要且必须做调整者:一是由于职工或其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需要增加职工收入;二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特殊困难导致需要减少劳动投入的情况;三是由于工资总额发生了重大变动而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会计核算不同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活动,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和运用各项会计要素。虽然这两种会计要素属于不同的会计要素,但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会计制度上应相互支持。一方面,从会计理论上看,职工薪酬与企业当期损益不是相互独立的,也不可能是独立的关系,职工薪酬是由于企业的工资与福利费用扣除标准变化所导致的。另一方面,从会计科目设置来看,人力成本是对当期或最近几年的各项劳动价值核算的经济活动,它包含着劳动的各种费用支出;而职工薪酬不是对当期或最近几年各种劳动价值核算的经济活动。

二、记账依据不同

人力成本记账依据是《公司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有关劳动工资的规定。《劳动法》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在雇佣期间所需劳动定额部分,应当以货币形式计入成本。企业在发生职工薪酬时,应按规定及时计入“管理费用(应计入工资总额的费用)”科目管理。在企业所得税资产负债表中的“工资总额”,也应以现金形式计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或其他福利。《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应当自发放工资或其他福利费及有关税费开始时,借记资产负债表日的“应付税费(应计入工资总额)”科目,贷记管理费用(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利息及其他各类成本。若在确定职工薪酬记账时只考虑“管理费用(应计入工资总额)”一项,那么在计算人力成本时就忽略了“财务费用(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一项,而不能单独考虑财务费用(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一项。

三、费用构成不同

人力成本包括职工薪酬和企业管理费用两部分。企业管理费用包括员工薪酬、职工福利等两部分。人力成本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分类而计算出来的费用。一般包括职工工资、职工教育支出等。企业管理费用包括职工薪酬、内部控制、研发等科目,主要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费用,包括员工福利支出,以及用于员工开支的相关资产减值损失等。其中,职工福利费可分为为职工领取、以货币形式发放和以实物方式发放三种类型。其中,以货币形式发放的包括按月发给职工工资、按季度发放的职工福利费用等;其他形式的福利费可划分为为按规定应当支付给企业或其雇员而未付清给职工本人或其雇员而支付给相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福利费用等多种类型进行管理,主要有薪酬、年金、职业年金以及补充保险等多种形式出现。

四、分摊方法不同

人力成本是企业在发生相关成本支出时,将有关费用的发生额作为“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或“营业外收入”等核算项目后的余额,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其分摊方法为:费用项目按其发生额的10%以上按比例在财务会计分录中列出,作为本项目分配。而职工薪酬则是直接记入成本账户,或者分配到各期去进行结转。同时可在税前扣除,且不需单独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