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以私营企业为主。这些企业有很强的生产和经营规模,很多人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所以这些企业在我国普遍实行企业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集团。这样的集团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生产所需的产品,同时还有强大的营销网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劳动力价格逐渐上涨是十分正常的反映。但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较为紧张,且劳动力成本增加相对于工业成本较高,造成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因此我国劳动生产率有明显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不高和技术工人短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一、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劳动量越来越大,用工成本也随之增加。由于目前经济形势不好,所以许多企业开始降低工资,让员工们觉得没有什么了。还有一些企业开始增加员工福利等支出!导致劳动力成本上涨,虽然没有涨到原来的水平,但是也有可能比原来高一点。这都是因为这些地方工资待遇水平降低之后很多人开始在这个时候选择去创业,所以导致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了。所以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国家制造业水平很低,劳动生产率不高,我国一些地方劳动力紧缺。
二、影响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平衡的因素
劳动力供求关系平衡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企业经营状况及对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变化是必然的趋势。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得到了较大幅度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从需求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休闲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收入差距扩大和就业岗位紧张等问题。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对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尤其是一些年轻求职者,他们渴望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机会,能实现自身价值。他们渴望得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对劳动者有了更多要求。
三、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院对中国31个省市区就业的调查统计,在2000-2010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口从2.9亿增加到13.3亿,年均增长为11%。其中农村劳动力从2004年开始有了较大幅度增长,目前已超过城镇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了,农村人口收入从2000年开始超过城镇收入水平,但是农民收入还未达到城镇收入水平,农村人均纯收入比城镇低200元左右。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42元,比2000年又增加了443元。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尽管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一数字已经稳定在5%左右。但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导致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下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并且造成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导致农村、城镇就业人口越来越难以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等公共服务。城镇居民主要依靠子女教育和职业培训、赡养农村人口这些情况都使得政府在制定政策中显得力不从心。导致劳动力成本相对上升、工资收入比逐步降低、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深度有限等问题发生。
四、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价格过高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而高劳动力成本在我国制造业的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到5%。如果没有降低劳动力价格使得我国劳动生产率进一步上升,则企业竞争力将下降,从而影响到整个经济形势。同时从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看,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不平等状态仍较严重,一些地方还存在用工歧视和工资水平过低现象和低工资问题等现象,从而阻碍了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就业难、找工作更难》一文中对我国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劳动市场中劳动工资占国民经济比例已经接近50%;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因此提高劳动报酬,降低工资可以解决目前劳动力成本过高的问题。但与国际市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五、从工资水平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是企业增加人力成本而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对此我国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工资水平增幅进行控制。
要充分发挥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增长的两个效应。一方面,要提高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的提出相应条件和策略将劳动力成本控制在一定时期内,是合理而且必须的。但是根据对一些实际情况来说这种价格增长对于企业来说并不具有可持续性;而对劳动生产率有着极大影响。因此劳动力成本在企业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利润不够增加,而劳动者支出又增加时有可能出现企业经营困难而工人工资得不到保障,这就是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