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经营中人力成本的增长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比较我国劳动报酬增长水平和劳动力供给状况、人力数量与产业结构等因素来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进而分析不同行业生产要素的需求对人力成本增长情况的影响。人力成本是劳动者投入与所获得产出之间的平衡关系,是劳动者薪酬和社会保障制度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经济现象。它反映了劳动者报酬在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和水平,同时也表明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责任和风险等。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劳动报酬增长状况可以采取以下分析方法:(1)计算劳动工资总额与劳动力数量之比法、计算模型法等;(2)企业效益法;(3)工资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劳动参与率、教育程度、平均受教育面等指标间关系分析法。

1.劳动工资总额与劳动力数量之比

采用统计方法计算出来的我国劳动报酬总额与劳动力数量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其中,劳动工资总额为社会平均劳动工资总额,即工资总额除以社会平均劳动工资总额;劳动力数量指城镇从业人员的数量;与经济增长速度直接相关的系数为:1,表示从增加的收入中拿走了多少钱;2,表示从增加的收入中拿走了多少钱;3,表示从增加的收入中拿走了多少钱。通过计算发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工资总额每增加一倍会使劳动者工资增加一倍,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工资总额每增加一倍会使劳动力价格减少一倍。可见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工资总额与劳动力数量之比呈逐年增长趋势。

2.企业效益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各种生产要素投资与劳动生产率的比值,分析劳动生产率变化过程以及劳动者投入产出变动情况来实现对人工成本的预测。通过企业经济效益分析可知其内部人力成本发生变动时可以采用该方法。因为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效率越高说明企业生产人力成本越低。企业经济效益越高,其劳动工资水平也就越高。本文以某企业为例,将该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工资作为企业效益水平的衡量指标。

3.工资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劳动参与率、教育程度、平均受教育面等指标间关系分析法

工资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市场调节手段。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使工资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第一,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金融、银行、会计;保险、证券机构;医药和卫生事业、社会保障服务;体育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二,技术进步推动了工资的增长方式(如:汽车制造业劳动参与率不断上升;汽车机械设备租赁业,服务和维修业不断增加)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三,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程度也体现一个国家劳动参与意愿和能力。我国目前对教育水平有一定程度的重视)。第四,劳动参与率不断缩小(劳动生产率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中各生产要素间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在工资水平下降时劳动生产率先下降一步缓慢上升;当工资水平提高时劳动劳动生产率又迅速上升’)。第五,平均受教育面逐渐扩大(受教育程度与全国总人均收入具有密切关系)。

4.结论

劳动报酬的增长幅度直接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是劳动力成本的增减,人力成本增长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人力成本增加可能会造成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其次是人力成本变化,包括人力成本与 GDP水平间的关系。最后是产业结构问题,包括劳动力供给结构和人力供给结构问题。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劳动报酬结构,从而提高社会整体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