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杜雪梅,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中国企业家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曾在韩国三星公司任高级咨询顾问。内容提要:本文从人力成本的角度探讨了外商撤资的原因。中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人力成本随之大幅提升;而跨国公司投资目的地的变化也使其不得不降低在华投资水平,从而引发了撤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长期采取的低工资、税收优惠等政策对跨国公司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由于劳动力结构相对改善、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及服务业部门的意愿在短期内均有所下降。因此可以推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在人力成本提升作用下发生外商撤资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在投资贸易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新引擎”,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调整,跨国公司也开始考虑在华投资的吸引力和可行性。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将实现从出口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与此同时,为促进和带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产业新动能与新的就业增长点,近年来国际国内要素市场持续改革与开放。特别是2023年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全球资本加速向中国聚集。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3170.3亿美元,同比增长7.8%;2018年人民币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50.4亿美元,同比增长8.6%(见图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资金量达1.08万亿元人民币(占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量、外资金额、合同外资金额三项合计)比2018年初增长60.7%;自2017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见图2)。

二、案例研究

在中国进行案例研究时,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将将对外商撤资产生影响的因素分为国内因素和外资因素。国内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程度、外资撤离中国的意愿等。由于国内因素不显著且影响时间较短。因此将研究结果与时间序列分析相结合,研究时间序列分析结果与外资撤资程度及撤资意愿的关系。基于中国外商撤资案例以及外资撤资意愿分析结果对时间序列分析进行解释,发现在撤资前(2008年)或撤资后(2013年)两个时期内,境外企业在华外商撤资意愿都有所下降。研究发现外资撤资意愿下降主要是由于外资企业出于规避风险、规避关税等考虑,在外资撤资之前在不进行相关准备活动、不进行劳动合同谈判、不考虑税收优惠、不进行技术转让等因素导致撤资。

三、政策建议

从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看,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减少将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带来挑战。另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将会降低劳动力市场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部门之间的竞争程度,从而导致在华制造业企业未来在人力成本提升作用下撤资的可能性增加。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建议政府在对外商直接投资相关政策制定时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和弹性。二是建议优化营商环境和调整税收优惠等政策,增加税收优惠政策在人力成本提升作用下为外商撤资提供便利。三是建议通过建立完善的外商直接投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跨国企业对华撤资风险;优化外商投资税收制度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制度,减少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经营成本中所包含的不必要成本或因税收优惠而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时鼓励外商在华发展生产时自主选择生产地或运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