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收入指数,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指标,由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力成本构成。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收入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水平,它能反映某种劳动力成本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按照国际标准,该指数能够根据劳动力工资与国民收入之比进行调节,当工资收入增加时,资本效率提高;当工资增长时,劳动效率降低;当劳动者工资水平降低时,劳动生产率上升。我国劳动基准调查数据来源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包括城乡居民、工薪阶层和非从业人员三类对象。
1.与全国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城镇非从业人员)相比,居民收入指数为上升的,就业人数占同期总就业人数比重为58.6%,占总就业人数的82.3%;
城镇非从业人员占就业人数比重为27.8%,提高0.9个百分点;城镇其他就业人员占就业人数的13.7%,提高0.3个百分点。收入指数=(城镇非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城镇居民收入)÷全部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比率。其中,城镇非从业人员为3.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全国城镇非农产业为9.6%,高于同期城镇非服务业行业2.7个百分点;非从业人员分别是指非农劳动者和其他用人单位职工中的非正式聘用的工人。其中,有16.2%处于居民之中。工资指扣除基本生活费和五险一金等之后的劳动报酬总和。包括个人在内,在一年中实际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人数为63.6%,占64.1%;平均工资超过4500元/月且占全月全部工资总和(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后实际数字)的20.3%。其中,工薪收入指数上升幅度最大;居民收入指数下降幅度最小。
2.与上年相比,人均工资收入增速比去年有所放缓。
我国社会平均工资指导线反映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我国目前在工薪阶层占比重很大一部分(约75%),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群体。对整个社会都有深刻影响。近年来,国家对这一群体的管理力度越来越大,社会保障力度越来越大,所以也越来越重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所以也会有很多人有能力去赚更多钱,但很多人没有这种能力去赚取自己想要的财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家就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来保证每个人都有一些收入了。比如要保障国家税收,当然收入来源也是很重要的部分。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收入,那么国家就有了需要更多的福利的需求也是一个趋势。这些钱要花出去的话呢?就不是一个很大比例,也是不够花这么一个巨大的投入了。所以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那么多员工挣得钱去旅游了,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就有了自己生活需求了。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在自己身上花的更多时间去创造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平均程度。
在上述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加权计算公式(1),其中 C表示工资总额; P表示劳动报酬; W表示各项成本之和。如果工资总额增加10%,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加2.62万元。若各项成本和收入均有所增加,可认为是可支配收入增长了。因为可支配收入指用于个人消费支出和偿还各项债务、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储蓄、买卖房屋等消费支出的总和。其中,国家统一规定的费用和国家规定的支出应是居民收入的主要部分。这两项加起来应该超过4.5万元。由此可以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后其收入水平不会下降太多;而如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会引起收入分配格局不均现象。比如全国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平均收入就是收入分配不合理现象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根据城乡居民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从2014年起,中央每年至少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大病保险标准。
4.扣除物价因素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2.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1.4%。根据世界银行测算结果和国际比较数据,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2011年达到6.6%,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过快,带来了高物价上涨等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和各地劳动基准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全国劳动者报酬总额和企业工资总额同比分别增长6.3%和6.1%,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分别下降了3.1%和8.5%。从劳动收入增长速度来看,2009年是3.7%。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劳动收入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2012年5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将努力实现增长、就业、社会和谐三个目标。其中第一个目标就是努力实现“到2023年使低收入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以上”。同时他强调,“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缩小贫富差距”!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人力资源成本作为基础这方面考虑是很重要的一项宏观调控政策,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者收入水平是调整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将劳动、资本、土地要素纳入宏观调控范围为推进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前提和保障。这也要求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低收入群体有更多获得感;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使农业农村发展走在前列等目标将实现;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基本的目标之一。从近几年情况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工作举措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和全面推进户籍、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区域贫富差距;大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等政策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环境。但是,还有一些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革探索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发展需要。这其中包括:企业改革进展不平衡,就业岗位有待扩大;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基层政府财政能力不足;基层就业服务机构与群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等现状。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