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包括工资、福利、保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我国在劳动法领域开始对企业用工进行法律规范,以维护企业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随着经济生活中“三个革命”的发展,企业用工成本也逐渐增加。
一、工资
企业用工成本包括员工工资、福利、保险、住房公积金、员工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管理、企业社保基金等。其中,员工社保为企业福利支出,包括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和企业缴纳部分)、住房公积金、员工福利待遇等;企业社保缴费基数按照国务院规定确定并向职工公开;企业员工社会保险按照规定缴纳办法由单位代扣代缴;个人缴纳部分由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为缴纳住房公积金缴纳个人部分。个人缴纳部分主要包括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缴纳比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员工个人缴纳部分由个人缴纳比例;企业代扣代缴职工个人部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由企业代扣代缴职工个人所得税;职工个人缴纳部分由财政代扣代缴等。企业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分别由个人缴纳部分和企业缴纳部分组成;企业在缴纳社会保险费之后再支付部分费用或者说企业所得税部分等为个人缴纳部分。
二、福利
福利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福利包括:生活津贴、防暑降温费、探亲假、婚丧假、带薪年休假等各种补贴。福利项目主要有工资津贴、伙食补贴、地区津贴、交通补贴、节日津贴、休假补贴、工会经费补贴等各种形式。对劳动者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基本工资由国家统一支付。其内容包括:住房津贴、交通补贴、职工生活补贴等各类工资福利项目;住房公积金;养老基金缴费基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的比例缴存或代扣代缴。具体标准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企业制定的法规、规章或者工资指导价及有关规定由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确定。
三、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企业为了规避人力成本的管理风险,必须对劳动者进行社会保险,提高劳动者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自我保护能力。在过去,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通常是雇佣关系,而在我国实行劳动法之后则转为企业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才进行劳动,因此劳动法调整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就是“劳动关系”;但是在社会保险制度下发生的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在本质上是不同的。雇佣关系可以包括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中双方权利义务的对等以及企业在雇佣关系中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安排与调整等内容在内的社会保险法第三条规定:“职工在提供劳动过程中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企业应当依法为其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险责任。”就是劳动关系中产生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主要包括五大险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卫生保险和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基金:由失业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等组成;工伤保险:职工因公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后分别给予五千元至二万元、三万元至十万元不等的一次性经济补偿;失业保险金按照本人月工资收入额的百分之三十计算,自取医疗费每人每月最低一次(不含节假日)100元,最高不超过1200元;工伤保险金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支付;失业保险金按照本人月平均工资计算。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在上述项目中,除特殊情况外均由个人负担。另外住房公积金为单位在职职工按月缴存的,该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缴存额优先用于购买住房;单位应当向个人提前缴存一部分用于买房、租房等,并允许提前还款;但最多不得超过24个月。这样计算,企业员工月工资收入就会有所增加。
四、职工的奖励与补缴费用
职工的奖励是指公司为奖励员工,使其达到绩效要求,进行的长期工作,有可能获得较高收入。而有些公司由于自身原因限制职工在长期工作过程中获得了奖金,但是该部分奖金是不可主张的。因此对于奖励性和补缴费用存在争议。企业应该从员工自身利益出发,确定合理的奖励条件及标准,避免损害公司利益。
五、工资及其他经济支出
企业应建立健全工资发放管理制度,合理确定劳动报酬,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各项报酬。企业应当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同时也应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其他经济支出主要包括员工的福利支出和医疗支出。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其他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贷款所产生的利息等。福利支出主要包括劳动者工资、福利费、各项津贴、补贴及各种福利开支。主要包括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及各类福利保险支出。这些费用会直接影响员工工资质量及福利待遇水平。
六、其他人力成本开支
企业在工资支出中,还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正常工作期间所需的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险等开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薪资水平,从而间接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例如:生产车间安装、运输、设备维护等消耗也较大。因此对员工招聘、培训、福利待遇的支出也较大。一般情况下员工不会低于公司现有员工数的50%,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却有很大不同。有些企业因为技术和人力资源整合的需要将不同层级管理职能人员分配到不同岗位。由于人力资源在各部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管理人员在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对减少了许多。通常来说管理岗位并不需要投入太多。因此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对于一般职员而言,一般认为应控制在6个月以内。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可以被招聘的都是较好的员工,甚至有的员工只要有一个职位就足够了,但如果想要有较好的绩效或者能够吸引到更多适合自己的人,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培训,这样就需要从工作中获得经验,而非知识以及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