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企业每年都要进行人力成本的测算。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成了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如何计算员工工资,又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员工对企业的依赖?对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标准:《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不低于工资收入2倍的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法》确立劳动合同订立后3个月内解除合同的一次性经济补偿原则。

一、一天人力成本的测算

企业员工人数=8-15+8=30人,员工日平均工作量=10小时×8×2。其中:8小时×1.5天×12=9小时×12天=960元。我们要分析出员工一天需要多少人力成本?一天下来平均工资=(8-12)*12+8=1685元/月(日薪);如果考虑休息日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计算,则可以计算出一天的人力成本为1680元。按照每天24小时计算,假设员工每天工资=960元/天标准员工,折算后员工每月到手总工资=7600元。员工收入=个人月平均工资(1189.44元)*8+工资/(12+8)=1260元/月(扣除社保等)+加班工资(小时工资)+加班费等员工福利费+其他合理成本+其他费用。计算出人力成本=269.38万/年*12+26=261.3万元。

二、计算方法

1、人力成本分析: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企业人力成本主要包括三部分:招聘、培训、薪酬。人力成本的管理重点是对员工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相应政策。对人员进行人力成本测算是企业人力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实际操作中因情况不同结果。

三、工资基数

在我们进行人力成本测算时,一定要参考员工当月的全部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以旷工等各种形式降低工资或者调整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三条第四款规定:劳动者所在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计算休息日或法定休假日未安排劳动者上班又不提供劳动的,应当按照劳动报酬支付赔偿金;休息日以及法定休假日却不安排劳动者工作而拒绝支付高温补贴、带薪年休假工资劳动者提前三十日通知属于违法行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时,应当以货币形式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或实际支薪日依法应享有但未享有的权益计算。不能按上述标准支付员工工资。

四、薪酬标准与福利待遇

薪酬标准可以参照行业平均水平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公司经营规模、盈利能力、人员结构等因素来确定。薪酬标准一般会包括:基本薪酬、福利薪酬等。福利待遇包括员工的医疗保健、交通补贴、夏季高温补贴、养老补助等。福利分为基础福利等。

五里拉公式:=工资总额×劳动强度系数×岗位权重系数

在员工工资总额计算中,如果劳动强度系数取小数点后两位数的整数倍,则得出该员工每天的劳动强度;如果劳动工作量系数取大数,则取小数点后两位数的整数倍;反之,则是一分。对每个劳动岗位的权重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在计算上一般都采用五里拉公式。1、单位劳动强度系数:反映劳动者在一个劳动时间内身体和心理双重承受能力、体力极限及劳动强度时的实际劳动能力之比;2、劳动强度系数: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3与7 (如休息)×1.5=8小时以上的工作,就属于高强度工作。劳动强度高则岗位相对来说收入较低,因此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公式;5-8×40%=0.995;1-9 (%)表示员工所处的休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