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一系列特定因素(如机会、知识、技能、个人偏好等)而导致的机会实际成本大于预期所获得的收益。在企业管理中,人们经常说的“人才比资金更重要”是指人力资本能够创造出巨大收益,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学习、积累、创新再到应用等各个阶段,它和劳动一样具有生产劳动生产率问题(EFR)。根据生产要素理论,每一次社会总需求增长(Reduction of Flow Ownership, SSM)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的动力(如消费需求增长和总供给增加);社会平均工资和劳动力价格是指社会人均劳动报酬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GDP的2-5倍)的增长情况;个人在工作中所能获得的收入(Offer to Humans)则是个人投入资本和劳动生产所能获得利润总和,以表示投入资本所需要获得的收益。根据机会成本理论,当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可以得到两种结果:当人力资本投入所用时间大于机会成本时,可以获得更高质量和更高报酬;反之,当人投入超过此两个条件时,则只能得到较低质量或较低报酬。
1.知识获取
知识可以通过实践获得,而实践的价值取决于知识所拥有的质量和数量。实践中人才的质量取决于知识的价值和数量。例如某件事的成功率为50%时,他可以从实践中学习到更多关于该事的信息。实践中人力资本的投资也需要相应的知识作为前提。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本投资机会成本不确定,即投资机会成本并不是确定值;第二,投资者可以获得所需知识种类及所需要能力范围内的信息。如果投资者不能获得所需知识种类及其能力范围内信息,那么他就不可能将这些信息用于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过程。例如在信息系统设计方面,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工程改造或改变软件都需要有相应知识(如硬件设计、软件开发、数据库设计等)。
2.技能积累
技能积累就是培养自身技能的过程。人力资本的技能积累是指培养和教育人的过程,即“长才养不成”。技能的积累是一种长期的、不断增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只需向新技能学习而不进行新的技能训练。技能积累要求人力资本投资具有长期稳定、持续增长的特点和技能要求,而不是短期效应以及短期回报。这是因为技能积累可以使人提高综合素质、提高职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提高收入水平,同时增加其他方面能力。所以技能的投资应该被视为是对个人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提高程度的投资。
3.经验交流与应用
在学习阶段,随着个人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能力发展,其对各种信息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获得较好收获。对于这种经验交流,主要通过个人与他人交流来实现。比如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如果能掌握某种机械维修知识,便可将自己积累的一套技能传授给其他人从事维修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也有类似的案例:人力资本投资阶段的企业领导者和经营者要把培养一批技术精湛的人才作为自己经营理念。由于其经营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所以它所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就决定了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企业业务活动。所以其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建立起有效合理的学习、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