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预算是医院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医院业务活动和医院整体运行进行管理的过程。通过测算,了解医院收支状况、发展方向、效益情况等,对预算单位提出预算目标要求。通过对各项支出的需求计算,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实现降低成本目标;合理安排医院内部管理组织结构设置,提高运营效率(人力成本占比)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强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的制度约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实行合理的诊疗费用增长机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行成本效益分析及成本核算办法;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一系列医改措施。合理确定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建立合理负担机制。在绩效考核制度及配套政策体系中强调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分配政策衔接。同时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定义

人力成本预算是在预算编制的基础上,由人力成本专家与管理团队针对医院的经济状况、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人才需求、工作效率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后,按照一定的指标和要求,计算医院各部门的支出计划,并提出合理的目标要求的过程。这是一个由编制、审核、批准的过程。目的是根据医院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通过对医院各项支出需求进行测算,在一定时期内准确预测医院各科室收入、成本及各种开支及费用总额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根据医院的业务活动范围、规模、结构、运行状态等,以确定医院各方面支出所占的比例为指标体系并与之相适应,提出“医院各部门经营业务发展目标、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主要指标方案”与“岗位设置、人员配置和工作量”等要求,并确定预算目标要求、预算目标。通过设定预算目标,按规定编制年度预算,使预算与医院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实现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目标、计划相一致,与部门任务相协调,从而实现预算管理和控制目标的统一。

二、业务范围

根据医院的特点,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测算制定出医院人力资源需求和支出标准。将职工劳动报酬、医疗费用、其他各项费用、公用经费、职工福利等支出按照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配置,进行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分配。依据人力资源需求指标、工作量等各项基础数据通过测算得到各类人力成本后对预算单位提出预算目标要求(详见附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推动预算单位根据自身职能定位、运营模式及特点制定出符合医院特点的管理措施并实行执行。从而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同时,预算单位也可以根据人力资源需求合理设置内部组织结构、部门职能,为开展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持,从而实现绩效目标。

三、预算目标

预算是医院的基本经济活动,通过测算对全院的经济收支状况、发展方向、效益情况等进行预测分析,可以对医院工作和收支进行合理安排。编制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计划、工资总额管理、薪酬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制度及配套政策体系等。预算目标可以通过对各项支出进行需求计算确定。如:①降低医疗成本;②实现经济效益;③通过增加医院收入与财政补助;④促进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和配置;⑤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情况和管理工作等。并明确其投入额度,使财政投入与预算计划保持一致。

四、项目支出计算

项目支出包括:行政管理费用、福利支出、行政费用、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基建投资、一般公共项目支出等。政府财政补助单位的业务支出包括:人事工资支出、基建投资项目支出、政府补助支出。1、人事工资支出:包括公务员人事工资、工勤人员工资、其他工资和职工福利以及社会保险费等。包括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工资,基本工资的计发基数按照中央确定的水平确定并适当调整;基本工资由中央财政按规定支付给单位的加班加点工资和奖金工资以及各地分级工资调整基数部分,可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在基本工资之外的津贴补贴(或补贴)、奖金等不纳入本次预算。2和绩效考核有关的项目支出:包括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及其它绩效奖惩支出、福利项目支出以及对所从事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等。绩效考核及评价项目是指按照有关规定对绩效管理工作做出的综合评价,包括医疗质量、工作效率、护理质量、住院病人满意度等方面的量化指标,主要内容包括:医务人员工作量、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等内容。医院应将工作量与医疗技术水平挂钩。在工作量中有实际完成的人数和比例,按比例计算经费;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时应安排相应的加班工作报酬。包括科室任务完成情况、业务工作量以及劳动强度计算办法;根据劳动合同(协议)条款内容制定不同时间工作的方案;规定科室任务;完成时限及奖励标准等因素确定各项目执行期限和次数;其他不合理因素造成实际支出。按上述情况由部门制定相应计划并落实到岗位要求当中。

五、结余资金安排

医院结余资金根据年度预算完成情况,经主管部门批准,进行收支平衡。年度终了,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可按收支平衡或略有结余的原则调剂使用。可统筹使用结余资金予以弥补,不足部分纳入下一年度工作经费解决。结余资金安排按以下原则:1.结余资金用于人员福利、支付职工工资;2.支出不足的结余资金支持医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