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多项规定禁止代缴和“挂靠”社保,一些灵活就业者因户籍限制,难以在工作地参保。专家建议,循序渐进地放开参保户籍限制,并适当降低缴费费率和基数,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积极性。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保?

根据社会保险法,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全部由个人承担。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度企业职工社保月缴费基数下限为5869元,个人缴费约619元,单位缴费约1556元,共计约2175元。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时,按同样5869元缴费基数计算,个人每月需要承担各项社保费用约1753元。

为何选择“挂靠”社保?

部分灵活就业者因现实需求,如购房购车、子女上学等,选择“挂靠”社保。然而,“挂靠”风险重重,涉嫌社保欺诈行为,将受到处罚。多地人社部门提醒,“挂靠”代缴等行为是违法违规的,甚至可能面临代缴公司卷款跑路、个人财产受损、信息泄露等多重风险。

如何解决灵活就业者的参保问题?

人社部等8部门推动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目前,上海、广东、深圳、安徽、河南、浙江、江苏等多地陆续发布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的政策。专家建议,逐步放开参保户籍限制,实现社会保险全国联网,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便捷性和便携性。

小编点评:随着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应适当降低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费率和缴费基数,减轻该群体的缴费负担,提高其参保积极性。同时,政府应继续加大对社保基金管理的规范力度,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