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公司,人事部门经常提醒员工重视成本控制,但现实中,不少企业仍存在人力资源成本支出不够合理的问题。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而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用工规模呈现增长态势。但另一方面,企业用人支出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当前“用工荒”的情况下,人事部门也提醒广大企业注意人力成本控制。对此,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对此不少员工也表示:“现在很少有企业能主动控制人力价格的支出了。”

1用工规模持续增长

“目前我们公司每月的平均用工人数是1000多人,但去年同期我们的员工数量是800多人,今年预计将突破1000人。”北京一家大型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说。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影响,企业经营压力增大,用工规模呈现增长态势。据人社部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23万人。而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也带动了企业用工规模的增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企业用工蓝皮书(2014)》显示,2010年至2014年我国企业用工量年均增长率为7.1%;2014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0万人,失业人数234万人;2011年至2014年企业招聘平均薪酬连续三年高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状况但是仍存在“用工荒”问题。而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在用工方面却出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例如从2014年起,我国用工费用呈现出上升的态势。截至9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工资为74152元/月。在近两年时间里这一工资水平平均增长幅度超过20%;此外从企业平均工资来看的话,目前我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3861元/月。据了解在2015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3年及以上员工平均收入高于其所在单位同行业平均水平1倍以上;近三年每年按不低于当年职工年收入的20%增长。”《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报告》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据了解,目前不少大型企业员工人数稳定在3000人左右,“用工荒”等问题已逐步得到缓解。

2用人支出逐年上升

在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短缺的情况下,企业用工成本也在逐年上升。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企业总用工规模达8308万人(次),同比增长7.6%;其中,中小企业仍占绝对主导地位,企业用工规模呈增长态势;企业用工成本占到整个用工费费用总额的73.1%。2016年上半年用工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不少企业都加大了用工成本的支出。比如一些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面临着“用工荒”的局面。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企业采取了以“降工资”、“降低门槛”等措施以求缓解“用工荒”问题。记者了解到,为了留住人才、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及增加经营效益,部分外资、民营企业纷纷选择了招工或缩减招聘规模。一些大型企业甚至把每年的招聘计划都提前安排好。此外,还有一些中小企业通过“跳槽”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和管理费用。“今年新招20名员工后成本比去年增加了3万元”“我们每个员工平均每月要支付4000多元的工资”……上述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实则是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招工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以富士康为例,去年在招聘市场上一位求职者花了1.8万元雇用两名员工应聘后就辞了公司。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他也只能选择“另寻出路”了。而事实上,近年来不少中小企业都面临着“用工荒”状态: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出现招工难现象:许多用人单位都因为“招工难”而不得不采取临时招募的方式招揽更多员工;一些公司在招工过程中还出现“挖人”现象,导致一些职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离开现场……这一切均增加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成本。对于人力成本支出增长趋势的反映不仅于此。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采取了增加员工数量、降低薪酬等措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扩大就业机会等方式应对“用工荒”问题的解决。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现在越来越多人不愿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多年却没有被辞退的现象出现了”就是因为

3管理不够规范

在采访中,有员工也表示,一些企业对人员薪酬管理较为随意,缺乏相关标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据了解,许多企业往往把劳务派遣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同时,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但实际执行情况却不理想。以一家 IT企业为例,其业务涵盖设计、生产、研发等诸多环节,且其中不少工作属于关键技术类产品。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了“外包”等情况。该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还没有实行财务审计制度,也没有建立部门负责人制度或者组织部门对各部门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考核等管理机制。”一些管理部门对相关工作不够规范、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考核结果不作为员工使用的依据。“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一位曾参与培训和招聘工作的管理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