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份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在人力成本方面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这反映了企业更加重视员工质量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最近媒体报道的多起“蓝领被裁”事件都是工资增长缓慢造成的——这些新闻背后都有一个事实:人力成本占总支出的比重持续上升。随着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构调整阵痛期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作用下,人力成本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及发展中最重要环节之一。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人力成本在不断上升。据美国研究机构“The Research”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报酬在劳动生产率中占比已从约12%上升至近23%。
1.人力成本增长速度低于收入
中国劳动报酬在劳动生产率中占比由上世纪80年代的12%上升至近23%(2017年),这意味着在所有国家中中国劳动报酬在劳动生产率中所占比例最高,约为18%(2017年),这一比例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仅有12%左右,此后一直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但一直保持较快上升节奏,到2008年时已上升至18%(2017年)。在2018年,这个比率仍将保持上升趋势,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24%(2017年),这一数字预计在2023年以后也将保持在这一比例水平以下(2018年至2023年)。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劳动力价格波动影响,过去几年中国的劳动报酬增长率始终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2017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8133美元,较2015年增长3.3%并未出现大幅度增长,从2013年至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4.6%。
2.我国员工工资持续上涨
在2017年,中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55901元/月,同比名义增长8.7%。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55901元/月(包括企业和事业单位两种,下同),同比名义增长9.1%;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4831元/月(包括企业和事业单位两种类型),同比名义增长8.8%。除了工资上涨之外,在调查中发现,我国劳动者工资还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农民工在总体工资增长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农民工工资总额在2017年达到6.74万亿元的历史高点,比2015年增长了8.2%(2016年为6.48万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2.5%(2016年为5.23万亿元)。农民工工资增速快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速(5.08%)和城镇私营单位工资增速(8.13%)。有专家分析后指出,农民工工资增长速度是中国经济持续低迷时期劳动报酬稳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日趋激烈、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结果之一;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差距仍然较大(2015年为6.72%)给劳动者带来很大不便。
3.职业培训体系的建立让劳动力素质提高
随着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企业逐步减少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技术工人越来越难找。从就业情况来看,技术工人占整个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在2013年下降至53%,到2017年下降至56%。这也表明,技术工人数量的下降越来越多地反映了技术工人的短缺。一方面是“双师型”技术工人不足;另一方面是劳动者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企业为提升竞争力,必须不断强化职业培训,才能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因此,国家也对劳动者素质、技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4.“双创”驱动中国人力成本再升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之中,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以创新为动力和源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核心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