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社部的一则招聘信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今年4月22日是第25个“世界技能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技能人才强国”,人社部表示: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社会力量促进就业特别是劳动者就业。人力成本为什么越来越高?中国劳动成本为什么不断上升?该如何避免劳动力价格高企导致企业人工的大量消耗,造成一些行业、地区、行业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劳动者权益?本文作者为北京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海峰,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某国企。
一、基本观点
中国人力资源成本主要包括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两大方面,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是形成人力成本的两个重要因素,这两方面的成本占比不同,造成了人力成本与土地资源成本之间不同价格的差异。中国人口红利消失,长期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方面,随着人口数量下降,劳动成本却增长得越来越快;另一方面,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后开始进入人力成本时代。在这两方面持续上升的人力成本中,劳动成本所占比例最大。劳动力资源虽然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其在劳动力总数量中占比却不断下降。由于劳动成本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和土地资源增长速度而导致劳动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现象在中国长期存在,并且是比较严重的一个现象。
二、政策分析
2012年中国实施“新世纪人才计划”以来,人力资源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是目前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战略调整的核心目标之一,即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人力资源政策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情况(包括就业情况和劳动力素质情况)进行分析。二是对劳动力资源供需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人力资源政策目标;②人力资源政策举措;③人力资源政策效果分析等。
三、原因分析
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劳动力成本越低,竞争力越强,在市场竞争中就越有竞争力,经济发展越是活跃、规模越大,劳动力成本就越低。因此,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把人力成本作为重要投入品种了,并且不惜代价地提高员工工资。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劳动力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但是从目前来看并不是普遍现象。
四、对策建议
在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应该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降低人工成本。一方面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缓解劳动力供给压力,减少使用机械设备、流水线生产等人工操作方式;另一方面让大量新技术应用到制造环节中来,提升产业附加值、发展附加值;同时将成本向下游的服务业转移,将劳动力资源回流到制造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建设带动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从短期来看是要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从长期来看是要发展人力资本形成机制。目前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压力大、用工成本高等问题。如果在劳动力供给不足时,可以通过调整激励机制让企业能够更好地招到人才、留住人才发挥出更大作用来缓解人力成本高的问题,这对于减缓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和提升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