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在持续,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大趋势。但是目前的经济形势并不意味着人力成本的上涨将减缓或停滞。中国 GDP中人力成本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是在不同国家,并没有呈现“倒 U”的趋势,这个变化只是短期的变化,长期来看中国劳动力价格将上升。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与之相对应的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科技发展、产业升级、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以及国家对于文化、体育休闲等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高质量教育需求也不断提高。而随着工资水平增长速度缓慢、物价上涨速度过快,再加上劳动力价格上涨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导致了养老成本增加等因素,中国人力成本将在未来几年出现“负”增长。从人力成本增长趋势看,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还会保持高位稳定。
一、劳动力价格将上升
对于中国来说,当前经济增长放缓,但收入水平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人民币中间价为6.3385,较上年同期上涨6.4%。而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尽管工资水平继续上涨但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巴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明显、俄罗斯、墨西哥等国普遍存在较高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与中国相比,印度工资水平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工资上涨现象是正常现象。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导致物价上涨明显并导致人们生产和消费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
首先,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从经济增长上看,随着居民收入增长预期逐步提升,居民对收入的诉求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和工资指数涨幅加快,使得国民收入分配中成本因素更加突出。第二方面,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面临着较为严峻的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此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具有显著的影响。第三方面,随着我国人均 GDP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消费市场对汽车、家电、通信、教育培训等产品和服务需求开始增加。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压力继续加大而导致人力成本提高的情况下,中国国民经济增长面临着较大压力。
三、应对途径
目前,中国在人力资源领域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人才流失问题,二是劳动市场长期存在着工资水平过低的问题。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强、劳动密集型产业产能过剩以及劳动力供给减少等问题将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从现有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双创”活动。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双创”工作需要时间和成本投入等原因,很多企业仍然存在人力成本较高、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并增强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本保值增值需要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鼓励高校等社会机构培养更多更好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二是促进人力资本服务机构向新兴产业部门和领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