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人才是关键。为了应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制定了一些关于劳动力价格和工资的政策和措施。在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涨下,员工的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工资越来越高,并呈上升趋势。虽然很多人认为中国出现了“用工荒”,但这个观点恐怕未必正确,因为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力成本不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与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等许多积极因素导致国际国内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但在很多情况下,国内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不对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国劳动力市场并不完全市场化运作,但在中国社会整体经济结构转型之后,人才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步走向市场化,从过去大量招工到现在更加注重合同签订,企业招工和薪酬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大学毕业生工资不断上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一些人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我国“用工荒”,一些中小企业面临被淘汰、失业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97433元/月,比上年增长3.1%(按可比价格计算),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0435元同比增长7.2%,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5312元。与此相比,2009年同期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仅增长了0.1%;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9.4%。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问题仍存在。2012年上半年,全社会就业人员154117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4.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城镇调查失业率为3.1%)。而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这类大城市中出现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异常紧张现象尤为突出。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产业结构的失衡和产业升级中就业不足等问题仍然严重存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下一些行业企业规模扩张过快、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以及用工纠纷频发与城市社会转型对劳动力市场供需格局带来影响不无关联且日益严重[1]。这就导致劳动者就业难以及由此引起相应待遇不高从而不能得到更好地保障等问题愈发凸显了出来。
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一方面,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力成本不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决定性因素,但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进步,人力成本会不断增加,而且增长速度还会放缓。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将对人力成本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劳动力市场并不完全市场化运作,但从目前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之后也会导致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以劳动力市场为例:中国劳动力的总量相对不足已成为全球各国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与扩大内需,我国政府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就业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来缓解这一矛盾。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正在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在新常态下,劳动力市场需要更多技能。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要实现持续盈利困难,越来越多企业出现用工荒。但要真正缓解招工难难题,除了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工资外,还应加大对企业员工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改善劳动环境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式方法进行针对性应对。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通过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来吸引或留住农民工就业;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工资支付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大企业工资支付监督力度并依法维权;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和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另外,要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素质,引导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渠道择业就业,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此外,要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提高工资待遇水平以及相关福利水平。第二,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类人才与企业之间平等协商工资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劳动者合法就业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要素流动规则;营造良好人才环境;加大政府对重点领域开放力度;推进工资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都是应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各种用工方式选择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解决就业难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国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解决这些难题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来不断提高劳动者群体的收入水平以及对就业市场进行宏观调节,以满足劳动者全面发展的需求。所以说应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和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分配政策、改善劳动环境;鼓励自主创业(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对技术工人进行工资权益和社会保险待遇等方面的保障这几方面政策,以确保在国内就业市场上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四、企业应如何调整自己的劳动成本?
企业如何调整自己的劳动成本,对自己的经营至关重要。面对员工的高工资、高福利、低福利,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对此,应该如何调整?我们一起来看看!首先,作为中小企业,要调整好自己的人力成本问题,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人力资源能力。
五、人力成本上升之后中国将出现“用工荒”吗?
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挑战。在人才市场上,有很多知名企业面临着人才匮乏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然而在很多人看来,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已经出现“用工荒”。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成本不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劳动力成本上升,也会导致企业倒闭。因此,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开始从提高企业生产率和降低用工成本上着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等问题的出现、社会结构变化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不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未来中国不会再出现“技工荒”和“用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