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攀升,中国劳动力价格已经不再是经济发展的瓶颈。“用工荒”也已经不存在,在国内生产端,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的趋势正在改变。在劳动要素收益越来越低、外部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上人力资源供给不足,使得企业面临着用工荒。面对这种情形,中国提出要通过优化就业结构来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将成为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一、人力成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劳动力价格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上涨,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充裕,加之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等因素,人力成本正在不断上升。人力成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工资水平上涨对于国民收入分配起着重要影响作用。中国劳动工资水平一直处于低位运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大财力支持。据测算,2008-2018年,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03年的3.4%提高到11.8%;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从2005年的3.6%提高到5.6%;从2014年开始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试点,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标准为“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其次是劳动力的供给不断增长;我国居民年均工资水平稳定在11600元左右,处于较高水平。虽然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一些,但仍保持着一定水平,甚至部分快速地增加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以后。近年来我国劳动工资增长率持续稳定在7%左右,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

二、人力成本的影响因素

从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企业来看,中国人力资源成本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全国范围来看,制造业企业对人力成本的负担较重。对于制造业而言,工人工资上涨是制造业企业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6年底,我国城镇非私营企业和城镇私营企业每千人在岗职工实际工资分别增长1.64元和2.43元;城镇非私营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7.6%。扣除物价因素后,增长速度为6.5%。这说明了国内市场上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不断上涨已经超出预期,同时也说明了社会福利等相关成本是在不断增加的。因此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人力成本将会随着市场波动。

三、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

一方面,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状况都在持续恶化。2018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364万人,连续4年保持在1300万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由2007年的3.7:1下降到2015年的2.7:1;2017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万人,为近5年来最多、增速最快的一年;城镇登记失业率6.3%。另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好于预期。2018年中国 GDP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财政收入增速位居全球第二位。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3%;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2%,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2]。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也面临着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城镇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中国在2010年开始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状态;而政府正在努力推动实现居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和经济总量达到中等目标并存。从人均GDP7可以看出在过去十年,中国已经实现了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陷阱、人均 GDP超过一万美元以后增长速度放缓且开始进入深度调整期[3]。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将得到改善、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会增加。

四、劳动力市场存在问题

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中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也对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部分劳动者面临失业困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收入水平提高,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动力市场存在供需不平衡问题。二是工资成本较高。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工资整体偏低(工资不包括公积金),其中工资占到40%-50%,这是企业的经营成本;40%-50%之间来自税收和社保费用等社会负担。而且工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力价格涨幅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变化趋势,这也导致农村劳动者出现了“工薪族”,“上山下乡”、“下岗失业”现象大量出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工收入水平较低且缺乏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人才。据调查显示:我国劳动参与率低且不成比例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人员居多导致了其报酬偏低且缺乏有效保护和管理。

五、建议

鉴于以上原因,本文中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人力资源的本质是由一个个人构成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发展,就会很难获得收入;一个人不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就很难被社会认可;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会被淘汰,人才也就会外流。因此在中国,如果要增加一个人的价值的话,就必须要有高层次、高水平的人;这就需要一个能够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的服务机构为他们服务。所以首先就要提高人力资源人员素质,其次就必须提高他们的价值和社会地位,最后才是要让他们和你同出一穴。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对他们加强培训与指导能力,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需要鼓励他们在创新和发展中寻找机会去获得更好待遇和更高的收入和更好地发展机会来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