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劳动市场规模约为1.8万亿美元,占全球就业份额的17.5%;2015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25%。这是中国人力成本首次超越美日等发达国家水平。对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来说,这也意味着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劳动供给仍将持续过剩,而人口红利则逐步消失。因此更需要政府通过降低经济活动的人力成本来降低整个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成本。中国的劳动成本是否存在较大调整空间?

1.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用工成本上升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以工补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否则无法维系当前高昂的生产成本。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过渡期,城市人口和劳动力年龄结构正在经历变化,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供给过剩,未来用工成本还将继续上升。据测算,2015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预计为7.88亿人,预计到2023年将达9.35亿人。

2.人口红利消失或将出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经过6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现在社会总抚养比是以年均0.8%的速度上升。而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从2010年开始出现负增长后再进入负增长状态,到2023年前后才能进入拐点。”那么我国的人口红利何时出现?根据联合国的定义、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的速度、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速度及受教育年限等因素测算来看,从2040年开始到2050年前后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周期;2050年前后是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周期;2050年前后是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周期(受教育年限平均每年增加0.3年)。在这种情况下要考虑社会总抚养比这一指标不具有意义。因此我们认为我国的人口红利消失期可能出现在2050年前后、而不是长达20年左右(如表1所示),预计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达到高峰期(占总人口比重达到8.6%)、低生育率现象更加明显、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劳动力成本和工资上涨速度大幅下降的时期(如表1所示)。

3.劳动力供给过剩对人力支出产生压力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供给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中国 GDP增速。一方面是由于老龄化和少子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增速放缓;另一方面是经济增长面临去产能、去库存以及去杠杆等一系列结构性调整障碍。因此,在现有劳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中国人力成本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持续上涨(见图2)。尤其是随着老龄化加快以及少子化趋势日益明显,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劳动者工资水平仍将继续上涨(见图3)。如果不对上述结构性矛盾进行调整,未来劳动供给增速放缓将对劳动力支出产生一定压力。

4.低工资增长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

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和德国等,经济增长不仅不会下降,而且还会持续提高。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劳动者劳动生产率高,从而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工资收入,推动了经济增长。而中国的低工资增长不仅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也会进一步推动其劳动生产率提高。根据日本产业分类统计数据测算,2012年我国居民平均工资为8361元人民币/月(按2005年中国工资标准计算);2014年我国居民平均工资为8324元人民币/月。尽管我国劳动者平均工资增速与日本、韩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偏低一点,但我国工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情况下,工资增长速度与劳动生产率提升潜力具有正相关关系,我国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其工资水平。

5.中国人力成本与劳动供给关系的新变化

首先,中国人力成本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对劳动力的替代。尽管近年来中国就业市场有所好转,但人口红利已逐渐消失。而且,近年来许多企业将新技术、新设备投入到劳动力短缺的行业或者地区,如高科技、智能制造等领域。这将使得大量岗位无人可用,形成了“高投入和低产出”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人力成本持续走高,并最终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