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的生产,主要是通过人工来完成,因此人力成本在钢材销售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建筑钢企业大部分采用劳动力工资加人工工资方式作为钢材价格和生产成本控制手段。这一模式不仅造成了大量富余人员就业、企业经营困难,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生产管理上采用一种人工驱动制造模式,即通过自动化生产实现人工生产、自动排产的生产方式。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控制成本,而且可以节约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率与质量。而根据目前国内建筑钢企业人力成本的统计和测算结果(2023吨钢),采用人工驱动制造模式不需要消耗过多的人力资源和能源,不需要为富余人员支付工资费用,因此这种人力成本控制方法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一、人工驱动的优势

随着国家对钢铁行业的重视,人工驱动的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的认同。人工驱动制造模式主要包括:流水线模式、小批量、零散生产模式等,这些生产方式虽然能够提高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但其效率低下。比如流水线和小批量生产模式下,不仅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消耗大、工作环境恶劣,同时工作环境恶劣导致产品损坏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流水线上存在大量小批量作业的情况。再如零散产模式,这类生产方式由于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而且人力密集,所以生产效率较高。但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果采用自动化设备加工,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料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一定隐患:比如流水线作业过程中存在漏料、打孔、漏检、夹渣等问题。因此我们认为采用人工化生产模式存在着一定弊端:一方面工人劳动强度大、收入不稳定;另一方面工人工作时间长、质量不高、工作环境恶劣、污染严重;此外由于其效率低、生产风险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被越来越多建筑钢企业所采用;但该模式已经被大量钢铁企业所采用。

二、影响人工成本因素分析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活动支付的各种劳动报酬。其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劳动力因素、生产效率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等。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其主要是影响企业运营的三个方面:首先是由于行业与企业发展阶段不同所带来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现象,这种不平衡往往会造成企业人力资源消耗过高、企业效益低下以及行业政策等方面的不协调;其次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与劳动力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所导致的企业发展所需员工的素质结构与数量比例关系;最后是由于市场竞争与行业技术进步所导致的人力资源流动所造成的人员素质结构与数量比例关系。这些因素均会造成人力成本支出占总成本的比重较高、造成影响较大。从国外建筑钢产业经验看,在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与制造业之间是存在一定相关性的。制造业中如果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时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则会增加;而如果劳动力供应大于需求时而供给不足时则会导致工资上涨和生产成本增加。上述因素不仅对制造业具有一定程度影响同时也为一些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使一些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成为可能。因此对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预测人力成本支出规模和变动趋势。

三、对钢材生产经营模式的探讨

我国钢材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钢材价格波动大,同时人工成本对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采用人工驱动制造模式代替劳动力工资加人工成本核算,不仅可以减少劳动用工数量,而且可以降低成本;同时根据测算结果也得出了一个结论:采用人工驱动制造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机械用钢成本、节约生产劳动。同时由于在产品质量和交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得人工驱动制造业模式不会给企业带来过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一直在不断上涨,并且随着劳动力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以人工驱动为主建立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将成为未来我国钢铁行业的一项重要经营战略。同时对于中国建筑用钢而言,采用人力驱动模式可以实现对生产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以及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够降低人工成本。

四、结语

钢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采用人工驱动模式可以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和效率的提高。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钢铁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创新挑战——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交易、线上结算等。因此钢铁行业需要通过互联网将行业资源和市场信息传递给下游客户,实现销售与管理上的互融共赢。在钢铁行业的创新挑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钢铁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筑钢企业在进行资源规划时要考虑自身利益因素和外部因素以及政策影响等因素使之与当前市场环境相适应。钢企应该将自身竞争优势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结合,实现自身新发展、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