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年终奖,基本包括了劳动合同制员工的收入;薪酬水平一般以所在地区平均工资或最低工资标准为基础,以职工工资额为基数来计算,员工的薪酬待遇一般在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6倍之间,有的甚至更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发放的部分;另一种则是在公司正常经营状况下发放的。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一般在5%-10%以内。目前我国实行统一的劳动法,而劳动法又没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因此,很多公司就采取降低用工成本、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等方式来吸引人才。那么该如何计算人力成本呢?

一、基本工资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其提供了正常劳动所必需的报酬。其基本标准应与劳动者工作期间的平均工资相符合。基本工资是员工正常履职所需的全部薪酬。即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以其全部劳动所得为自己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等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的总和。在劳动法意义上,基本工资是指单位为保持员工队伍稳定而按月支付给员工的基本工资。通常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若按月支付,则由员工本人或用人单位自行决定,具体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

二、福利费用

福利费用主要指企业对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包括:(1)医疗费用:包括各种医疗保险、医疗补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2)养老保险:包括企业为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3)住房公积金:企业为员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一般包括职工住宅提取与使用资金;(4)生育补贴:包括职工生育(含非因工死亡)津贴和职工生育(含非因工死亡)医疗补助;(5)其他福利:其他福利费包括节日慰问费、因公出国(境)费用、探亲假期间旅费补助;(6)其他:生日慰问费、节日慰问费;员工体检费、职工工会经费等。

三、工伤费用

工伤费用包括了医疗费、误工费、伤残津贴、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等。由于工伤的发生与工伤保险缴费年限有关,一般最长为12年。所以如果公司发生了工伤事故,其费用应当根据不同项目费用分摊比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伤员工的报销比例。如果工伤与其他风险不发生直接关系,可以按照风险管理标准申请豁免工伤,费用报销比例会相应地提高。但是目前很多公司在进行工伤保险咨询时,都会忽略这一点,往往出现工伤与其他风险不发生直接关系,但是工伤费用却不需要承担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公司为了减少赔偿风险,却忽略了对工伤保险理赔程序的操作不当。因此如何准确计算工伤相关费用,是企业人力成本管理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也需要企业及时、全面把握和处理好相关问题,才能确保企业人力成本做到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