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与劳动力结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当前在中国农村仍有一定数量的富余劳动力,但在世界各国中,我国人口负增长趋势已十分明显。农业人口减少不会导致我国大规模地减少农村人口。相反,劳动力不断向非农领域转移(尤其是向第三产业转移)将使农业劳动力出现短缺现象,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具有广阔前景。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下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失地”、“失学”的现象,并带来了农村劳动力需求增长迅速且价格相对低廉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下降甚至发生下降。

1劳动力资源的有限性

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国农村人口普遍集中在中低收入者当中。他们在劳动力资源稀缺、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条件下,仍能取得稳定的收入水平和良好的生活质量。而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从事农业劳动,其收入水平远低于工资水平。农村富余劳动力中既有部分从农民手中直接被吸收进入城市企业工作的人群,也有部分在城市务工后直接回到农村种地、种土豆等与粮食生产无关的职业;这些劳动主体普遍缺乏一定的知识、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存在很大就业压力。

2农业劳动者对农业产出

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主要得益于大量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和农业劳动者的有效管理。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化人口迅速增加也带来巨大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产值和劳动生产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既有工业自身发展中积累下来、又被农业劳动生产率逐步降低所致;同时也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造成的后果。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变化:中国对世界经济中影响》显示,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是全球最快增速的两倍以上。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并呈现出一定规律性。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统计年鉴(2010)》显示:2010年中国社会劳动指数(LNI)为106.0点(即一国劳动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劳动指数代表该国家劳动生产率增长0.2个百分点),中国劳动总指数(OPGs)为104.6点(即一国人均劳动贡献值与劳动生产率之比即人均劳动贡献值与劳动生产率之比)。

3农业劳动力短缺的应对措施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形势,使农产品的品质不断提高。因此,农业农村部门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首先应切实开展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努力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其次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及加快转移就业等方式解决农民外出务工难题。对从事农业产业发展具有较高技能和经验的农民工群体应加大培训力度和提高培训层次;对于那些具有现代技术能力,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管理需要或能从事相应产业岗位工作的农村专业人才应聘农民职位。同时,加强对各类农业科技人才、科研院所等资源的整合、引进和培养力度。此外,要发挥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新时期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产业发展战略衔接的积极作用。

4结语

农业成本中的劳动力成本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而下降,但劳动力供给质量却在不断下降。劳动力供应总量下降以及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均是导致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未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将是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在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国家对农村转移人口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成本降低不仅可以使我国传统“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发展模式退出历史舞台,而且可以使我国农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但在我国未来实现粮食自给及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入与成本之间的矛盾,必须将人力资本引入到农业生产中来改善我国农业发展模式、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