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三农”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5号)、《国务院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基金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25号)等文件,农林业作为一项长期重要战略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断涌现。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生产企业已达4万多家,其类型丰富多样、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专业分工细化,农林业逐渐成为我国种植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对该类企业进行尽职调查是开展农林业领域尽职调查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人力成本构成
农林业企业的人力成本主要包括直接人工、其他劳务费用及劳务派遣费用。其中直接人工包括员工工资的发放、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员工工资以外的其他收入;其他劳务费用包括人工工资,即公司为员工提供的与其劳动价值相关的各种福利待遇以及其他支付费用;劳务派遣费用主要是指员工由公司直接派往其他企业的劳务费用以及因派遣职工的原因给公司造成的各种损失;其他收入包括福利费用、加班费、各类补贴等;其他支出包括工资外的各种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以及各类奖金。上述费用将直接影响农林业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因此对农林业企业而言,相关费用的支出是主要部分。
二、人力成本调查方法
人工费用包括员工个人工资、社保、公积金、住房公积金以及临时发放薪酬等事项。具体情况如下: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林业企业人力成本高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价格偏高及存在较大缺口。为了避免出现人员流失或出现新入职人员不能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现象发生以保证农林业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农林业企业可以采用以下人力成本调查方法进行调查。
三、关于劳动力资源配置因素
劳动力资源配置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本主要分为人力资本和企业要素资源两部分。劳动力资源配置因素又包括人工成本、劳动时间、用工数量、工作强度等,但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原因,农民就业机会有限,而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农业人口大量转移至城市,而农民工因没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来源,工资收入不能覆盖其开支,难以支付固定工资,致使农民工工资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公司平均月工资在2000-4000元之间波动。结合对该企业经营情况的了解分析可知:报告期内公司生产员工数在400人左右、总用工人数为100-200人及每年用工人数约为2000-3000人。由此可以判断该公司生产经营基本处于正常状态或处于起步阶段或者刚刚兴起阶段。
四、工资总额构成
农林业行业主要采用计件工资制度,即按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将一定数量的劳动者按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付给劳动者工资,并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的比例将劳动者工资总额计入企业成本的一种计件工资制度。工资总额在整个农林业行业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也存在工资总额不能按一定标准和程序计入企业成本的情况。如按《关于印发<福建省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闽人社发〔2011〕62号)规定:“国有企业职工基本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工龄、同岗位人员平均水平;企业应当按规定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但目前根据《福建省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实施方案》(闽人社字〔2012〕337号)规定,除规定应缴纳最低基数外,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和“自行开发”方式向职工支付工资及福利费用;鼓励国有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内部挖潜增效活动等,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可能无法满足农林业行业特点以及人力成本水平。
五、劳动力薪酬需求情况说明
农林业行业受气候影响大,容易遭受病虫害影响,因此对劳动力的薪酬需求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该行业的用工需求来看,主要从事植物种子生产研发、植保、产品加工及销售等工作的农村劳动力人数约占总用工人数67%,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需要进行技术培训。因此在农林业行业存在一定的招聘需求。另外根据实务经验介绍:招聘农民时要求无固定住所,不能从事农、林或林业生产活动;劳动技能要求高,身体健康;要求有团队精神;有团队意识;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有一定的耐心;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吃苦精神;适应农业生产环境等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