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6.72万亿元。按此计算,2018年的 GDP为41.6万亿。GDP增长6.7%,主要是因为工业、服务业、房地产、交通运输等行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同比加快超过10%。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8年 GDP数据的统计将于2023年3月31日公布成绩。其中,有一项关于同比的指标显示: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2.1%、3.5%和9.4%。说明2023年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已经基本完成了任务目标。这其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增长11.6%、12.4%和6.3%。数据来看,工业与服务业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1、服务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速保持较快,达到了13.7%;
住宿和餐饮业增速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达到了13.7%。因为2023年1月1日起,国家实行增值税税率从17%降到13%。从增值税税率的调整来看,也体现了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可以看出服务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目前我国的市场格局仍然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导。
2、房地产业继续平稳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由上年同期的10.7亿平方米增至10.8亿平方米;
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6%和4.9%,增速低于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0.8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已连续两年回落。房价数据也在增长,2018年商品房销售额由2017年同期的85778亿元增长至90971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由64595亿元增长至88594亿元,同比增长10.7%;办公楼销售额由5062亿元下降至4685亿元,下降1.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由44973亿美元上升至47876亿美元。而土地购置面积却在减少。数据显示: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6%,为118383亿元;销售金额下降0.8%,为58886亿港元。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出现下跌(同比减少了)。值得注意的是“新开工面积”仅有4458万平方米是新开工房屋项目新增的用地情况。所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土地购置面积变化都比较小。
3、制造业平稳开局。
在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与2017年同期持平。从生产来看,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4%,比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同比增长。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来看,2018年全年占比为50.1%;而2023年前两个月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为50.6%。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经济处于“稳”的态势中,未来在宏观政策引导下中国经济还将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