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和成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制造业企业成本不断提高,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又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生产用工成本。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行业之一,也是重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制造业劳动力生产成本占企业生产所有成本总和比重达75.4%,而劳动力素质、技能水平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影响重大。研究表明:每一个劳动者一年要为企业承担12个小时以上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损失;要使不同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同样场地、相同工序,在相同产量和质量下,以同样工时劳动效率完成不同工人(如:一个人操作6个人或更多人)工作量时计算工资的结果与这个工人人均劳动生产率和每个月为该员工支付一定数额工资相比较发现,以相同的人工生产每件产品所需时间计算工资时不变;因此计算每个员工工作年限与其劳动水平相乘得出的一个固定值就是平均劳动生产率。
一、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我国制造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看,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能过剩、效率不高、技术落后、就业压力大、效益不高、环保成本高、成本管控能力弱。其中劳动力供给过剩主要是由于人力成本过高所致。据统计,2006年我国制造业劳动力需求约1.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需求的29.4%。近年来随着国内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加快及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逐渐消失等因素影响下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而导致的市场工资水平上涨成为制造业成本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整体上看,2010年我国主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用工需求增长速度远高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用工需求增长速度。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用工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二、提高劳动力素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是制造业降低劳动力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通过降低企业的劳动力培训及工资支出,可以增加员工收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实现产品质量的改善。制造业企业应通过改进工资结构,增加员工福利待遇投入等措施减少或取消工人的“三险一金”(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支出,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高技能和工作效率,从而达到降低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力素质不高,许多工人只会操作一些简单工作。如:一人操作一个小型机床就需要6个工人;一个小零件需要在4-5个工人的配合下才能完成;一个工件需要完成三套不同工艺才能完成……而这些普通员工在没有任何培训和指导下不知道该如何操作机器设备,只会使用机械产品进行加工,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手工操作都做不好。这不仅增加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和管理难度,而且对企业降低人工成本起到了阻碍作用。
三、政策建议
1、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提高劳动者劳动生产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灵活就业机制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型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实施更高的工资水平;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工资分配制度;健全以岗位为基础、以能力为主线的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重视劳动保护制度对于促进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至关重要。2、强化教育培训建设,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加大劳动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工资制度均为降低人力成本、增强制造业竞争力。要加强对企业培训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积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四、结语
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高劳动强度、高生产周期、高劳动生产率的特点。人力成本是制造业成本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成本构成的主要部分。对于制造业而言,虽然劳动力成本比制造成本低但相对的生产成本也比较高,并且由于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几率高,所以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因此在控制人力成本方面企业应加强对生产组织、生产技术和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