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减少交通拥堵。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停车条例》从2007年开始施行,但却有很大的局限性。《条例》第37条规定“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应当向机动车驾驶人开具合法有效的停车标志、驾驶证和行驶证;不按规定地点停车的车辆和驾驶人不能提供有效证明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处罚。”这是为了规范停车,让违停车人无路可逃;同时也给行人带来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而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不知道这个问题该怎么办。为了解决乱停汽车和违章停车两大难题才得到有效治理,那么该如何解决?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少峰、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超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燕生以及交通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崔占元等。

1交通管理的价值是什么?

张燕生:交通管理的价值,就是为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创造条件、减少交通事故,减少交通拥堵所带来的社会成本。要实现这一价值,就需要管理主体与被管理对象的双赢关系。从技术角度来看,应该实施多个方案的综合管理和调控手段并用,尽可能地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这一点来降低交通拥堵的发生率。如果在一个大城市通过交通管理能够减少拥堵、降低出行成本的话,就能够解决问题。而如果降低交通成本、提高通行能力,增加城市空间容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有些方法和措施则更重要。如果我们从某种角度去做这个事情的话,一定是有成本、很辛苦地。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为提高交通效率和通行效率而付出。

2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乱停汽车和违章停车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机动车停车条例中,对乱停汽车的处罚并不全面,其中最关键一点是没有处罚措施。对于有违法事实记录、但车主不提供车牌号或者驾驶证的车辆驾驶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法予以清离;因妨碍执行公务被罚款处罚后仍不驶离、未在现场或者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停放构成犯罪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理。对驾驶人员依法处以警告、罚款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拘留以上处罚措施有:停止执行职务、没收违法所得、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等。如果车主拒绝接受处罚的话就会被拘留并依法罚款。

3为什么要改革停车收费制度?

有专家指出,城市停车场收费制度改革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从长远来看,将会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实行停车收费制度会使车辆拥有量进一步增加;城市内的道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方向。其次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顶层设计。目前虽然有《杭州市停车条例》对城市交通规划以及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城市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城市内环以内以及大环线以内道路交通压力增大,而中心城区停车位供给远远跟不上需求增长速度;其次在目前我国多数城市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高峰,停车位缺口越来越大。停车收费制度改革能缓解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对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起到积极作用;第三则在于通过税收控制需求和使用价格信号。因此只有实行按需征收停车占用费制度才能有效缓解停车压力、缓解出行压力。

4解决乱停汽车和违章停车的最佳办法是什么?

“道路交通管理应该充分考虑人等要素,用更低的成本,更好地服务于交通需求结构。”汪三超认为,“路内停”和“路外走”方式将不能及时处理的车辆、驾驶人等直接暴露在公共空间之外。“路内停”有问题;“路外走”问题则在于“堵”字当头。在经济快速发展、车辆增长过快的今天,以城市道路交通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这对城市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了解决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运行、减少城市拥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王少峰建议,从城市整体层面来看:首先对现有道路设施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尽可能减少机动车通行;其次采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化;最后加快推进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增加城市停车位供给并建立相关利益格局调节机制。“路内停”即把路权交给市场、交给市民;把车辆都用于解决出行问题。

5给城市交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对于乱停车,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法律的制约,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城市交通会恶化,而且很可能造成大面积的人力成本浪费,这将成为我们未来在城市交通管理的最大挑战。”解决乱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的共识。但是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仍是世界公认,而城市交通拥堵仍然是全球城市最主要的拥堵问题之一。这是由许多因素造成而起。一是城市整体运行效率低;二是对城市人口吸引力低;三是城市化水平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不能只关注拥堵是一个问题。解决方法应该是:首先要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要按照合理的规划建设城市公交系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同时要对“停车难”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