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是指企业为培养和使用职工而进行的各种直接支出和间接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与其他各项成本一样都是人力资本,只是企业对劳动成本计算的方法有所不同。今天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如何计算单位人力成本。单位人力成本有两种比较常见的计算方法:直接支付工资和间接支付工资。
1、工资总额=人工成本×60%
这种计算方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工资总额=人工成本×60%。比如,某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招聘了一个员工,该员工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那么工资总额就是:这里的员工包括了两类:一类是生产部门的人工成本,一类是生产部门的折旧等其他费用。
2、工资总额可以直接扣减各项成本,也被称为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是指除工资总额以外,企业还要扣除各项费用,即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如果是实行年薪制的企业,工资总额不需要扣减。比如 A公司每月工资总额为5万元,其员工月均薪酬为3500元,假设该员工所享受的年终奖就是5000元,则 A公司应将这些年所扣减的5000+5000=9000元。当然,如果 A公司只提供每月5000元的年终奖,那么这9000元还可以作为 A公司的利润;如果 A公司提供每月5000元的年终奖,那么该员工每月的总成本也不会超过10000元,如果 A公司提供每月5000元的年终奖,那么就可以直接扣减5000+5000=15000元。所以,假设 A公司只提供每月5000元的年终奖,那该员工每月各项费用总额就是9000×5000+8000=6500元。
3、劳务报酬=职工人数×劳务价格+管理费用
职工人数:指与工资总额相适应的员工人数;劳务价格:是指企业为劳务劳动者支付的工资总额,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用工单位管理和监督职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及其他各项费用;以上三种方法是单位人力成本计算中最常用的三种,它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最多的,在我们公司的核算中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4、职工福利费指企业为维持基本运转而支付给职工所发生的一切必要支出,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职工福利费在计算职工福利费时,应根据所支付给职工的货币性支出与非货币性支出之和,在计算确定单位福利费项目时扣除。比如:企业向员工发放的工资薪金、津贴补贴、加班费等。计算公式为:职工福利费=(基本工资+加班工资)×60%~(加班工资-带薪年休假津贴)×员工福利系数。关于上述各种直接支付的费用,因为其项目繁多,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做好相应记录。同时在此提醒各位不要盲目使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需要结合实际经济状况,并将计算结果与工资薪金挂钩才是最好的方式选择。
5、福利费占企业所有资产的比例最高不超过5%。
福利费是指企业按有关规定从福利部门取得的各种补贴和非福利性质的补助。主要包括:福利费、养老金、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等。此外,还包括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关于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关于企业发生的劳务费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规定必须税前扣除以下五种情况之一后,才能在税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