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今年1-5月,亚洲地区出口市场受到严重冲击。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对中国采取出口限制措施,导致中国制造的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加剧。在欧洲国家持续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下,中国对欧盟等主要市场出口量明显下降。美国则要求供应商降低价格以满足美国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因此这些国家普遍采取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措施以防止国际贸易中出现不利后果。目前来看,发达国家纷纷下调其出口产品关税水平是个信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趋势。

一、中国与东盟、欧盟及澳大利亚三国的贸易关系

目前,中国与东盟、欧盟及澳大利亚三国的贸易总额已占到全球贸易额的四分之一。其中,欧盟和澳大利亚已成为中国对三国贸易中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达2672.5亿美元,同比增长13.4%。目前中国在三国的直接投资已超过300亿美元,出口总额更是占到全球的15.7%。

二、发达国家纷纷下调出口关税水平是个信号

由于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不稳定且经济形势多变,其产品出口受到很大冲击,因此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将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水平下调并采取市场干预措施以防止国际贸易中出现不利后果,其中就包括日本。日本企业开始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应对危机,其中包括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主要产品。据统计,日本汽车出口额从去年的212亿日元下降到今年第1季度的14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4亿元),而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则从去年同期112亿日元增加到了今年第2季度的137亿日元;而机械设备出口额则从去年同期的142亿日元下降到了今年第2季度的122亿日元。

三、我国外贸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尽管我国外贸形势稳定向好,但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贸易逆差扩大,进出口规模继续下滑。今年1-5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下降8.6%,其中出口3.38万亿元、下降7.6%;进口3.66万亿元、下降7.8%。二是我国进口主要来自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我钢铁、纺织、农产品等产品征收高达25%至40%不等进口税(见表1);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中国进口纺织服装等商品超过2.3万亿美元;日本进口服装约2万亿美元。三是从国际市场看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今年1-5月,受世界经济低迷和中国出口需求低迷共同影响,我国对外进口额比去年同期下降5.6%,比去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

四、政策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目前的经济形势,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金融稳定计划”(FSF),该计划将进一步完善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期间为保护美国经济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联邦金融稳定计划”主要目标是保持美国经济在未来12个月内不受金融危机影响。该计划针对当前美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相关配套措施给予支持与保证。

五、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选择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和资金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迅速增长,其产品结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加强对国外出口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

六、对出口企业影响分析

据商务部统计,1-5月累计,我国对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共出口机电产品和机电、纺织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1.1亿美元,同比增长2.3%;对美国出口机电产品1.04亿美元、同比下降2.8%;对日本出口机电产品0.76亿美元、同比下降9.5%;对美国出口服装0.96亿美元、同比增长2.3%。由于欧美国家对我国实施限制入境措施,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冲击。为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积极出台鼓励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政策措施和资金项目等配套措施。

七、对中国产品出口造成影响的原因分析

首先,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可能会造成对我国产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这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从我国出口商品总体看,国际市场需求放缓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主要因素,从世界经济的格局来看,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对其发达国家提供优惠贸易条件。从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来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世界出口形势变化影响很大。其次,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对商品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这是造成目前我国在某些产品上面临困难加大的主要原因。由于国际市场上流通和使用人民币需要向央行缴纳一定数量税才能获得外汇收入、因此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可以推高物价水平,造成价格上涨,从而影响到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