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增长以及处理成本的不断降低,我国固废处理量增速持续放缓。根据住建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达16.4亿吨,同比增长3.8%;产生率54.5%;处理率为76.7%。截至2018年末,全国无害化处理率为76.1%。与之相对应的是固废处理行业的平均规模呈下降趋势。其中固废资源化利用率仅为77.4%,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据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7.1%后整体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将进入新的增长期。我们对国内各类处置方式(包括固废处理)行业各细分领域人力成本占比进行了分析,并将此作为行业竞争格局和业务布局的基础和参照标准之一。

一、生活垃圾处置

我国生活垃圾处置行业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回收、垃圾资源化、焚烧发电三大类。其中,生活垃圾回收是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目前,我国垃圾回收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中国城镇生活垃圾回收规模为14.7亿吨,占到全球城镇生活垃圾回收总量的40%以上。生活垃圾处置行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活质量。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我国各城市间人均渗滤液的产生量差异较大,人均渗滤液处理量低于欧洲国家平均水平。而我国城市渗滤液处理能力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据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主要城市渗滤液处理能力仅为295万吨/日,相比于发达国家普遍超过600万吨/日的渗滤液处理能力差距较大。

二、餐厨垃圾处理

目前,我国餐厨垃圾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统一的分类投放,并进行集中收集、运输处理,费用通常在每吨垃圾的2-4元之间,其中餐厨垃圾的人工成本约占30%左右。随着国家政策对环保的要求不断提升和社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我国餐厨垃圾产量增速放缓。2023年1-5月全国累计餐厨废弃物产量为1.6亿吨,同比下降7.3%,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幅有所下降。预计未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餐厨垃圾产生需求预计还将继续增加。

三、可回收物处理

根据《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经营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可回收物处理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长。根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可回收物产量达3.4亿吨,同比增长0.9%。2018年可回收物产量达到4.5亿吨,同比增长3.6%,2023年可回收物产量达到5.5亿吨,同比增长5.2%。2018年我国可回收物处理行业日均处理能力为5.76万吨/日,其中干垃圾日处理能力为2.83万吨/日,湿垃圾日处理能力为2.83万吨/日。据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干垃圾产量占到整个废弃物处理市场的76%以上;湿垃圾处理行业的实际规模远超预期。从行业平均数据来看,中国废纸总量、废旧电池处理行业的用工成本分别为6.4元/小时和5.3元/小时;综合来看,各细分领域人力成本占比与上年基本持平。

四、其他固废处置

随着国内固废处理行业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固废处置行业内部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其他固废种类繁多,且各类型固废量占比不均衡,因此各细分领域内的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其中生活垃圾中产生的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性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严重危害;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且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在这类类别中人力成本占比最大,其占比较高。综合来看,在各类固废处理方式中人力成本占比最高的是生活垃圾类,达到38.1%;其次是工业固废类和医疗废物类,这两类固废处置方式人力成本率分别为23.2%和20.9%。我国目前主要城市均已建成或在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