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仓储管理的企业里,有不少仓配一体化项目可以给我们节约一大笔仓储人力成本。然而,很多时候,即使项目实施后仓库运作得很好,但是最终实际管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除了前期规划不合理外,更重要的是后期仓储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服务能力不强、专业素质较差等因素影响了仓库的正常运作以及整体业绩的提升。因此,通过对不同类别物品进行精细化设计和合理配置,并提高仓储人员专业化素质等措施来达到仓库运作效果的提升,是提高仓储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1、优化流程,降低人工成本

目前企业所采用的仓储流程通常有以下几种:传统仓库流程——仓库操作——人工操作(部分仓储公司采用人工堆码)——商品入库——出库——商品出库……如果一个仓库长期采用传统的存储方式,那么在实际仓储过程当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这样不仅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而且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所以在进行仓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需要对不同环节优化作业流程和方式,提高各环节的运作效率。例如:通过优化库位分配布局,减少工作强度;以先进先出的策略代替人工操作,通过减少仓库作业区域的面积设置减少仓库作业时间;采取自动化拣选作业等降低人力成本

2、多维度设置拣货区域和堆码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拣货区域的设置上,需要考虑实际作业情况,灵活设置拣货位置,方便拣货员在作业中找到所需货物即可。对于大、中、小型订单的拣货位置,可以在系统上直接设定为拣货优先仓或“单位仓”模式,结合现有设备设施和库位数量合理安排拣位。对于大批量订单,采用条码货架进行拣货,根据货位数量合理划分拣货区域。

3、采用先进先出策略

先进先出策略是在入库、出库时,对商品按顺序进行出库处理的一种仓储管理措施。它主要适用于货物进仓时按其出库顺序进行作业。该方法能够有效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而如果需要将这类存货进行入库及出库操作,那么其作业方式就要进行改变。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先进先出策略来对商品进行入仓作业,并采用先进先出制的作业方式。具体操作是:在入仓的商品中将其中一组商品装入仓内的出箱口中待出库区所需的位置之后,将其分送到出箱口中;另一组商品则装到另一组商品的出箱口中进行出库操作。

4、通过先进拣选,实现拣货精准化管理

为了实现拣选效率的最大化,还可以采用先进拣选技术。对每一位进入库位内的拣货码进行扫描识别,实现库位内每一位物料和商品的准确拣选和放入托盘里。这样不仅能有效提升出库效率、提高整体出库质量和稳定性,还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的存货损失。

5、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

在物流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设计和建造。而自动化立体仓库通常指人工存储和搬运(叉车或自行叉车)相结合。它是指使用计算机控制机械臂及操作人员来进行仓储管理,通过机械臂的移动来进行货物的存储和搬运的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仓库可根据作业的品种、数量和产品存放条件来选择自动或半自动设备的种类和类型等。

6、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仓储人员专业化水平

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手段。针对仓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方面,除了培训、专业技能考核外,还应定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岗位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通过定期考核或不定期考核等方式进行员工培训工作。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仓储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从而全面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并保证其服务质量。

7等提升仓储效率

仓储是实现仓库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仓储管理人员在仓储作业中既要有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也要以科学合理的仓储管理方法来提高仓储效率。比如,合理规划储存区域,以存放时间为依据实施合理的区域划分,并做到整齐有序、规范安全、减少货物堆码密度的情况下做到库存货物准确摆放;使用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减少货物摆放环节从而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可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分拣包装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