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力成本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消耗的人员和资源费用。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等支出。一般根据工作量而计算,并以一定的比率计入生产成本,称为劳动成本或劳动报酬成本。在计算时,我们通常会采用以下公式:员工人数×工资总额×员工人数÷100/100×劳动强度2^12=工资总额;人均工资:元÷1这就是实际发生的生产要素价格。【注意】本文所称劳动消耗,包括提供的非产品(劳务)价值和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如果是劳动报酬,则主要由劳动者本人负担;如果仅为劳动报酬,则由劳动者本人负担。
一、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核算各期间工资支出的基础上向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支出。本例中,甲公司向职工发放工资总额为45万元,那么员工人数为4人(按50人计);员工人数为100人(不含销售人员)。工资总额=员工人数×工资总额×员工人数÷100/100×劳动强度2^12=员工收入×工作量。如:工资总额=5×劳动强度2^12×100=工资总额×员工人数×劳动强度2^12=员工收入×员工人数÷100/100×劳动强度2^12=155.00×2^12=63.4元。这里需要注意,员工人数并不是工资总额的单位数减去人数,而是扣除了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后的人数。这就意味着每人每年需要支付2200.*1+600+900*0.5*12=17440元。
二、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指劳动者从事一项劳动时所消耗的力量和时间。它所消耗的时间越多,所消耗的力量和时间越长,劳动强度就越大。因此,将职工实际工作的时间作为衡量劳动报酬质量,反映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使用频率较高。如:劳动强度×100%劳动标准: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时/100,即100/100×2^12=工作时间。1人一天工作20小时。
三、劳动强度计算公式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发现有很多企业,包括企业都会规定不同员工的劳动强度。如某公司规定:每周工作时间超过1天的员工才算加班。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它会导致员工过度劳累,从而使企业对生产投入品(主要是工资)减少,导致利润减少,因此在企业里,为了更好地适应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员工们必须每天保持一定的工作时间。有些企业根据员工工资总额乘以一个系数来计算劳动强度。例如 A企业规定:企业所有员工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双休),加班一小时,按实际加班费计发(1个月加15元)等。企业也会在上面给大家计算每个员工每天的劳动成本:100/2=1/12 (工资总额)=1÷1.2×2.5^2×劳动强度2^12=工资总额。其中劳动强度是指公司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所消耗的体能、体力、精神、技术和劳动效率等综合素质情况。是指职工完成一项生产任务所需要的最大限度的体力消耗以及在此过程中需要克服各种困难来保证完成任务。当员工超过法定劳动年龄时,应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应享受国家给予的福利;如劳动保护、安全卫生条件以及相应的技术工人岗位津贴等待遇。
四、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计算得出人均工资。
如果是用劳动报酬,我们会计算出相应的人数与劳动强度,或者考虑到人工成本中的其他费用。在计算时还要注意各方面的数据,例如人员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也就是要注意有些数据是错误的。例如:一名劳动者人数为4人,而平均工资为5000元,即一个人实际劳动所耗费最多的5个工作日,平均工资在4000元左右。而我们通常会把员工人数扣除工资总额和劳动强度,这就是所谓两倍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