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山区条件有限,大部分农户选择“传统种植”,主要包括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在近几年来玉米和小麦的价格低迷和人工成本上涨的双重影响下,很多种植户都转而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因此造成农民种植成本大幅增加,而农民对种植成本的认知水平又远远低于市场价格。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种农作物的成本构成及其对效益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玉米及其他农作物发展应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吃得更好、吃得健康以及吃得营养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成为人们餐桌上重要的食材来源。
一、种植成本构成
种植成本是由土地、化肥、农药、农膜、种子、人工、机械等几大部分组成。土地成本主要包括耕地租金、水费、电费、苗圃租金等,这些费用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以及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而大幅增加。目前农村劳动力工资不低于城镇水平,随着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及农村劳动力对工资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等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工资总体呈增长趋势。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201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人数为41043万人。目前农村劳动力的工资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社会保险、养老金、工资、社会福利、职业介绍等。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农村劳动力工资水平的调查,2015年农村劳动力工资水平为8353元/月。
二、人工成本分析
在山区地区,人工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和人工等成本。按照当地惯例,1亩水稻地需要种子100元,化肥50-60元,农药30-40元,农膜30-35元,农机具60-80元,而根据所提供信息的价格计算,玉米的种子成本是150-200元/亩之间,小麦、水稻种子成本基本在100元/亩左右。除去化肥、农药等投入外,人工成本基本都在300-500左右。假设土地为100亩,而按50个农民计算一个农户要种40亩地。按每亩产量400斤计算农民需要60人(加上用工工资)共70人。以目前市场价格计算需要200个农民来计算一亩地需要20人才能完成。
三、生产成本对效益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成本是对利润的影响非常大[2]。按照单产计算,玉米平均每亩可收入7607元,小麦平均每亩可收入4940元,水稻平均每亩可收入6330元,小麦和棉花平均每亩分别可收入3743元和4298元。可见:玉米成本最高,但单产是最低的;小麦比水稻略高一点,但单产是最高的;大米的价格最好,但每斤只有3.7元【见图4】。由此可见:土地面积越大,就意味着单位种植成本越高——土地面积越大,一亩地要投入的劳动力就多(因为需要购买大量的生产资料);而土地面积小(占地多则增加人力);土地上种植的作物种类也就是成本构成也会比较分散...[4]。所以:如果一亩地不需要雇用太多劳动力,那么一亩地每年可生产粮食作物(小麦与玉米)6392斤,粮食15600公斤。
四、未来发展方向
在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的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在山区种植时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应关注环境保护问题。首先需要解决山区土壤肥力问题;其次在合理种植、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均要加强管理;最后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这也是今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国内生产的农作物品种单一、产量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种或优势品种。
五、注意事项
当前,农民朋友们对土地的利用率还不高,但是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在同一地块上,使用大型机械种植出来的粮食可以比人工种出来的粮食高出20%以上,因此农户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方式。同时根据不同特点,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进行相应配套措施选择种植模式时所要考虑的因素会更多。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粮食生产将会继续保持稳定,虽然当前粮食市场行情不好,但是粮食增产增效效益会越来越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农民朋友们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做好充分备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