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八条:工资支付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及时足额得到工资。其中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在每一工资支付周期结束后十五日内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一次,逾期不支付的则按日加收千分之五的滞纳金。

1、人力成本的计算公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我国国家实行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实行工资集体协商,由劳动报酬委员会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结合劳动者思想、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等因素协商确定并向社会公布工资标准。工资标准实行年薪制或全月固定工资制。个人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加班费、职业技能等级工资等。人力成本:指为满足员工的劳动需求而提供的直接或间接成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保险福利等)。

2、工资总额计算方法

计算工资总额应按下列公式进行:(1)劳动报酬: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和工作岗位价值确定,一般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90%,低于部分不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2)基本工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资等;(4)绩效工资:包括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

3、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另一类为非全日制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全日制就业期间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正常劳动的职工基本生活费维持最低生活保障需支付给非全日制在岗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规定》明确: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人员、非全日制就业人员和不以小时计酬为主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出者三类人员之外、以工龄等其他非连续工作时间计算出来。三类人工资最低分别是12个月最低工资标准、24个月平均工资标准和36个月全日制就业人员最低工资标准。

4、工资外福利费用

主要指职工福利费,包括职工食堂、职工理发室、女职工更衣室、女职工洗浴室,以及企业向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费、丧葬补助费等。例如:职工食堂向职工发放福利费100万元,职工浴室向职工发放福利费200万元,为员工提供生日惊喜费100万元等。企业向职工支付的福利费属于工资外招待费等性质,应计入企业工资总额扣除标准内,不属于工资总额预算部分。

5、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处理费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数额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和工作年限的长短来确定。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者可以随时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合同;劳动合同不到期的,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可行后可以在六个月内继续履行;双方未能就继续履行合同进行协商一致的,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依法提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经济补养老金也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