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的增长是国际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尤其是在过去40年中。我国人力成本以年均超过9%的速度上升,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并在2016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力成本国。中国已经成为劳动力最密集的国家之一,但劳动力收入和我国人口比重却逐年下降。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7年世界劳动力发展报告》,2017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000元人民币,是2015年的1倍;世界银行关于劳动经济占 GDP比值(gdp)指各国家和地区全部劳动者劳动报酬总额除以其总人口数。根据2016年数据推算,我国劳动者报酬占 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58.7%,比2015年上升了5.3个百分点。该数值是国际上衡量劳动者报酬比较高水平的国家和地区水平。而我国人均工资仅为欧盟、日韩平均值的1/5。
一、人口红利消失
在过去的40年间,中国劳动力市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供给增加而工资水平却在不断下降,这是导致全球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具体来看,2018年中国每1000人中有216人是非体力工作人员,较2015年的每1000人减少了3.6人;同时,每1000人中有157人受过高等教育,而每1000人有3人是在职业教育中接受过培训,并且职业教育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1000人中有89.4人接受过职业教育。在中国人普遍愿意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大量的劳动者却在持续地从人力资本中获取廉价劳动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过去40年间的人口红利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人口结构转变的过程中被逐渐消耗殆尽,这导致了全球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二、我国人力成本增长趋势
目前,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人力成本的增长速度是高于劳动力工资增长率的。而我国自2011年以来人力成本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发达国家,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据世界银行《世界人口报告》披露的数据,从1990年到2017年,发达国家的人力成本以平均每年8.5%的速度增长;而我国目前人力成本已经超过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力成本国。同时,我国的人均 gdp也高于其他国家,以2016年为例,发达国家人均 gdp普遍为1.2万美元,中国为2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 gdp普遍在5000美元左右。
三、我国创新能力下降,劳动生产率放缓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在创新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近几年创新指数下滑明显。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14%,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在制造业中,我国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高技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50%;另一方面,新技术的研发周期也大大缩短。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报告(2016)》显示,到2017年,我国创新能力指数较2014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创新能力大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高技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高于其他行业,而低技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幅度却低于高技能制造业。
四、劳动力结构失衡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由于国内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逐年下降,加上中国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劳动力价格上升。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7:1 (2013年)。2014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 GDP比达到12.7%,高于同期德国和日本的水平,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相比出现一定程度差距。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20495元,而农村居民为18397元。这种结构失衡将直接导致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