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是企业最基本的经济行为,企业应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基础来进行各项经济活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行政管理工作,首先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其次,在进行财务处理时必须考虑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后勤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企业财务制度》中提出了管理工作应包括"四大块",即:(1)行政管理;(2)财务;(3)人力资源;(4)工程;(5)技术与信息。其中包括:经营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工资福利。下面以经营活动为例详细介绍下日常运行中可能涉及到的成本核算事项。

一、营业费用核算

营业费用主要包括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种直接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如生产成本、营业税金、以及所得税等,它们通常被称为企业运营费用。成本是指企业为了取得或弥补生产经营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并在一定期间内保持平衡而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及损失的总称(均指实际发生额)。它是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生或者已经发生并且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职工薪酬费用、生产费用和其他费用等;按费用内容不同又可分为直接归属于生产经营管理部门产生的费用和职工薪酬。会计对营业费用进行核算要遵循"统一核算、分级管理"的原则。其中包括人员工资支出、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和保险费等;还要涉及到公司日常活动费用,如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等。以上支出构成了企业运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形,所以对营业费用一般都需要进行合理处理并加以核算。

二、管理费用

一般是指为完成经营目标,对管理、技术、信息等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并直接或间接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的费用,包括:办公费、差旅费、培训额、业务招待费以及其他业务招待费等。其中,办公费和差旅费是企业因举办会议或其他活动而发生的、与日常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支出,包括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含租赁费)和会议费其他业务支出。通常是根据经营费用的种类来确定核算对象及核算范围:一、会议和差旅(交通、食宿等)费用;二、会务费:为支付出席会议等费用而发生的差旅服务、会议补贴和会议费等;三、财务费用:为保证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等方面产生的费用;四、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及企业人员工资支出、其他日常支出等;企业日常财务活动中可能涉及到其他各种管理费用,如交通费、差旅费等。如发生则纳入成本支出之中,如有必要可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中进行处理。但当发生管理费用时需要对支出对象进行分配时,应按照其金额占管理费用总额(或比例)进行分配;如无需要、应计入成本费用;不计入管理费等。

三、业务招待费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费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开支,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各种补贴,支付给职工或其他方,以及与生产经营无关的费用(如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所发生的费用,合理的检测、研究课题等)。业务招待费支出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按照税法规定实行扣除和支付方式以示区别,并作为工资或其他福利支出科目处理;不得列入成本费用项目核算或者税前扣除内计算处理.以现金支付或其他方式支付的费用不属于业务招待费范畴。不属于职工福利基金报销范围或规定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业务招待费可以计提相关费用的,应按不超过其实际发生额的50%计入营业外支出;超过当年限额的部分允许在计算当年税前扣除。另外,在办理有关手续时加收滞纳金和罚款;职工福利费用可以在计算当年企业所得税时扣除[2].业务招待费用计算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4条规定: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因履行业务而支付给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不合理、不必要的招待支出或者其他不正当支出。应计入营业外开支或成本中来处理。因此,在企业发生业务招待费支出时,应以实际消费为准划分明细科目,并按类别进行核算。报销人员必须取得发票或其他合法有效凭证方可报销;同时要注意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属于职工福利费范围等问题,具体可向财务部门咨询相关负责人或是主管人事核实情况后再进行处理。(3)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职工为履行企业义务或其他合法权益而发生的在单位和城乡居民之间用于支付其本身非因工作、学习或探亲等原因产生的费用以及符合规定可计入本人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的其他支出(如住房公积金、赡养老年人津贴等)和工会经费支出等有关情况的支出事项;因工作需要支付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业务招待合理开支除外。业务招待费按以下方式处理:(1)由职工承担或从薪酬中扣除;如采用报销方式直接列支,在发生时计入成本(包括工资

四、办公费

办公费是指企业为满足经营管理需要而发生的差旅费、办公费等,一般包括:(1)因工作需要而发生的差旅费;(2)因公出国(境)费(3)误餐费;(4)工资福利支出,其中包括工资福利、职工教育经费,如发放各项福利补贴等支出及职工福利费支出;(5)支付给职工以及个人的各种直接报酬和非直接收入,包括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支出;(6)差旅费支出则是指为接待目的而采取交通工具(不包括飞机票)或住宿等支出。对此类支出应按"公务费用开支"处理;不应计入营业成本中;如已计入其他成本,则作为管理费用予以调增处理;未经审批,不得计入营业成本;不应计入工资总额中;但应在每月工资发放前一日记账中记入工资银行账务处理(2)、(3)中。

五、差旅费及业务招待费的支出

差旅费是指出差人员的食宿、交通及安全费用等。业务招待费一般包括行政、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等内容。出差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报销差旅费,报销相关费用。对于业务招待费,会计应对业务招待进行核算,并编制应付明细账。通过差旅费的编制及明细科目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业务活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开支,应按照实际发生额记入“应收、应付”科目中,发生额与成本相对应时,冲减相关科目金额。差旅费支出与营业费用支出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和区分,应通过"工资明细科目处理"相关项目明细核算。具体情况如下:对于非营业单位发生或超过控制标准的差旅费,应按其发生额转入差旅费省级管理账户核算;对于超过控制标准的差旅费用应当予以调整处理。其标准应当符合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