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成是企业对劳动者完成某项工作所给予的报酬或奖励。提成奖金一般由员工个人根据工作业绩提成,但也有少数企业将提成奖金与员工奖金合二为一的情况。提成奖金如何计算?提成奖金能否直接扣除员工的工资,成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争议焦点之一。

一、提成是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奖励或奖励,应根据员工工作的贡献进行分配。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六条规定:“对完成本单位生产、工作任务或其他贡献突出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予以奖励。”提成是激励劳动者勤奋工作的一种奖励方式。虽然提成本身并不是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但从劳动者工作绩效来看,提成是对员工工作贡献进行奖励或奖赏的方式。用人单位要给绩效较好员工发放提成奖金,应支付其工资总额的30%作为绩效比较高的奖赏;若未达到员工工作量标准不能发放提成奖金,则可以考虑调整绩效比较高人员的工资总额。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执行情况检查中仍存在不少企业以提成是员工个人绩效考核费为由擅自扣除员工工资的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保障部《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确定本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基本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报酬未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由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就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数额协商一致。双方都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未能就是否支付经济补偿以及如何支付赔偿金达成一致意见。”

二、劳动合同中的规定或国家规定的劳动者工资发放制度,通常被认为是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受用人单位扣除工资后的余额为最低工资。从法理上说,试用期内扣除工资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因为试用期通常是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的一个月内执行,所以,试用期一般在一个月内执行,也就是“三天未满”(即在试用期内)不受最低工资限制。

三、提成和员工奖金是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是用人单位根据经营状况与员工利益确定的收入。

提成和员工奖金的计算方法和发放标准,一般由企业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在目前的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奖金待遇和期限。而对于提成是否属于企业福利政策、奖金是如何确定等问题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人民法院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判决。如果劳动者没有要求提成或员工奖金这一条件,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主张应得的报酬或提成收入(如奖金、提成补助等)。

四、提成奖金发放后,应计入企业的人力成本,即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费用,包括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薪金及各类津贴、补贴明细表》,应在每月工资、薪金支出项目中列示。《工资、薪金汇算清缴表》显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如果扣除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支出,即应在当年汇算清缴时结转成本费用予以结转。计算结果是:全年扣除汇算清缴以前年度费用及损失后实际发生额中计算扣除有关费用和损失后实际发生额中计算未扣除部分金额=(实际扣除金额-年度汇算清缴以前年度费用及损失数额)÷实际扣除日期)×100%

五、从法律规定来看,提成奖金属于劳动合同之外的其他权利义务,也应计入人力成本。

法律对劳动合同以外的权利义务规定了严格的界定,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有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合同请求的权利,也有向公司主张经济补偿或赔偿的权利。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一定数额。本案中, A公司没有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其在其与 B公司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经济补偿或赔偿条款。因此,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支付劳动者必要的劳动报酬。企业以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应当将此项支出计入员工工资总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