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国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将通过第三方机构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在收费和服务行为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作出回应。人力成本占比是指教育培训机构在运营过程中承担的各种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差旅费、培训费等,以及学员因上课所产生的其它支出。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全国校外培训教育就多达1341.2亿元。同时,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行业专家纷纷对在线教育服务模式进行探讨。就此话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远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人力成本是影响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核心因素之一。”他认为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教育培训行业“低成本+高质量”发展模式下较为明显的问题:一是服务人员数量和工资总量不匹配;二是社会成本占比过高;三是师资储备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不少建议。

1.校外培训机构发展,不仅需要低成本,更要高质量。

由于校外培训行业的低成本优势,使得目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但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教育培训行业都将处于“低成本+高质量”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下最大问题就是“高质量”,需要将这种高质量贯彻到整个发展过程中。因此,从需求侧来看,一方面需要推动教育机构创新经营模式,通过创新经营理念,形成品牌效应吸引学员;另一方面要引导师资队伍进行培训,提升服务质量;还要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教育机构服务价值,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需求。因此,刘远认为针对此轮校外培训专项治理中存在的行业乱象问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体制;二是规范市场秩序,为校外培训机构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环境;三是引导家长理性消费;四是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五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六是重视教师培训。同时也应进一步推进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及交流学习。

2.培训成本中有高收入人群占比。

刘远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培训机构主要是依靠家长的资金支持,而家长又都是由各方面原因决定的。他们认为:“不管在哪个行业里,只要有一天你能挣钱,你就可以比其他人更好。”而且现在这个阶段很难有人能保证收入长期增长。在教育培训市场中,家长、学员对培训机构给予较高的期望值并不一定能使其盈利得到满足,甚至有部分家长并不是完全不参加培训机构的活动或者并不会因此就离开了培训机构。对于非主要原因外的原因如缺乏良好的学校环境等,在培训过程中存在诸多顾虑而退出培训者也不在少数,这就会导致对培训机构存在不信任或者过度依赖。所以高收入人群在教育培训机构的成本中所占比例不应该过高。

3.教师工资是校外机构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是校外培训机构的核心收入来源,是机构运营过程中重要成本支出项。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调研发现,在北京市一些重点中小学,大部分教师每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有些甚至达到10000元以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培训机构而言,教师工资不仅包括正常工资报酬也包括绩效工资报酬(即绩效工资和提成);同时由于部分机构存在绩效考核机制,绩效工资总额必须要达到相应比例才能支付(例如某机构每月固定发放教师绩效工资总额不低于7万元)。此外,学校对教师也有工资分配管理权和分配权。

4.建议教育部在制定教育培训行业政策的过程中,需要更多考虑不同层面的实际需求,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执行某种政策。

例如,要给教师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针对教师职业发展,要创造更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例如,对于在职教师给予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政策。同时应鼓励社会上对教育培训机构产生兴趣,给予相应的鼓励与支持。刘远认为,教育行业存在着众多问题。他建议教育部门要及时关注、研究这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5.随着线上线下教育市场模式的成熟,传统线下教育的功能逐步弱化,线上教育作为一种重要方式正在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

那么,当前人力成本占校外培训成本的比重多少合适?对于我国校外培训机构而言,市场上可供选择的课程种类繁多,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如果仅根据行业特点而设定合理的人力成本比例,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一刀切”现象。因此,有必要将人力成本占比作为考察因素纳入考察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