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又名劳动资源,是一种生产要素,具有“人”的属性。它不能独立存在、不可复制,而只能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存在。人力资源既包括有形的财产资源也涵盖无形的人力资本。所谓的物与人都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和,而这种生产要素正是人力资源。
一、人的基本属性
人的基本属性为:①人的生理属性,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活动和生理功能,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秩序、规范行为和维护自我利益。②人的思想属性,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③人在社会活动中是社会行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社会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④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主观能动性;⑤人在社会生活中是人们在一切社会活动中所使用劳动和所进行劳动创造所得结果之一。
二、人本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人本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一个理论体系,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包含了人本身的本源,人对环境与资源的态度,以及由环境与资源所引起的人们心态、行为方式与行为效果等诸多方面。这就为我们研究企业的人力资产价值提供了重要而宝贵的线索。目前大多数企业正在对企业管理理念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学者认为人本学说在理论上是完全正确和值得推崇的。但是,也有学者从管理角度对人本理论提出质疑。
三、人力资源分为两类:
1、劳动者:指在生产活动中直接从事劳动生产率生成的人,又称劳动者。例如劳动模范、工人模范。2、技术工人指那些从事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生产效率提高或生产成本降低、有一定知识和技能水平并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但没有达到相应技术等级要求的工人。例如熟练工、高级工程师或高级讲师等,在劳动力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但他们并不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人,而属于技术工人中存在价值被低估现象(技术资本),如技术工人主要通过劳动积累和吸收劳动力后所创造财富并没有达到相应数额,从而不属于技术要素而被资本市场低估。3、非技术工人:指从事一些对自身或他人技能和知识水平有要求时所产生或为达到一定层次而又无劳动经验或者工作经验不足之人(非技术工人指企业中没有形成独立劳动力市场并承担就业压力的非专业技术毕业生),例如技工、学徒等中所生之人和社会工作者。4、管理人员:管理人才(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和组织内部关系造成严重影响,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受到严重制约或陷入困境的非管理人员)包括企业管理专业与普通劳动者相同之人(管理学称高级管理者)以及普通劳动者一样,可以通过培训获得工作经验、社会技能和专业知识等。
四、人力资源分类研究结论
人力资源之间具有相似的属性,人力资源与经济资源也具有相似的属性,只不过二者的性质不同于经济基础设施。我们可以将经济价值和人力资源价值进行分类。以企业为例,我们可以将企业人力资源分为成本和人力两大类。成本类指企业拥有人力资源所能产生的价值,包括人力资本数量、价值创造、劳动报酬和生活福利等方面,这是人力资本形成所必须要付出的劳动,而人力资源则具有一定价值,包括人力资本创造过程所耗费的劳动、投入和产出等各方面,这是其作为“物”所具有的价值。人力资本则被称为“人”之物,它是由人力资本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物”,也就是人力资源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之所在,它是一种“物”,也是一种价值所在,这是人力资源与经济基础设施其他两类资源所具有区别与联系的关键所在。因此,根据人力资源与经济价值概念以及人力资源构成要素、性质、特点、与经济价值之间关系等内容,可以将人力资源分为成本类、劳动力类三级。
五、人力资源是否属于成本
人力资源是物质形态的人力资源,物质形态包括:人;物;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的物质形态与资源和有形资产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