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包括工资、福利以及保险、福利等,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消耗的最大部分。人力成本占企业经营总成本的70%左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劳动成本增长幅度将越来越大。我国的平均工资水平为2500元左右,如果我们计算出平均每名员工工资约为每月2800元(不含社会保险)的话,则公司每个月需要支付给员工共计23万至37万元人民币。这是怎样一笔数目庞大的资金呢?请看下面说明:以上数据均为以人民币计算。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2004)制定.劳动费用分类及计算方法见附表2。本文中人力成本包含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及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支出构成表中,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40%,其中包括企业管理费39%(不含房地产租赁费用)和职工福利费(含职工教育经费以及企业其他支出)等费用;如果按照工资总额除以12也就是员工工资总额来计算,则工资总额为28000元;按照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来核算。
1、确定各员工的工资总额。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工资》,确定各员工的工资总额/各员工的工资收入×100%。其中,企业应当将员工的工资收入列入成本核算范围并单独核算;员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放工资。工资总额的计算应根据每月底员工的个人劳动贡献以及劳动强度来确定。因为员工个人劳动贡献是影响劳动力成本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强度成正比关系。劳动力的强度越高、劳动强度越大,劳动报酬就越高;反之则相反。
2、合理确定各类职工及福利待遇的标准和范围。
各类员工的津贴、补贴应充分体现劳动关系的公平性,体现对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心与爱护,并能通过合理的方法加以利用;企业应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规范工资福利发放的程序和标准,明确各类员工待遇与企业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各项职工福利与企业成本之间的关系。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合理安排职工福利支出,并保证各项待遇与企业成本的配比适当性。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员工福利标准和范围,并制定福利标准后向员工发放,不得随意降低福利标准和范围。同时注意员工薪酬与企业总体绩效的关系以及与社会平均薪酬的关系;使职工有一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各类职工福利工作设施及工作环境,积极推行劳动用工合同制和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建立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签订劳务合同、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制度等;并制定相应的福利考核评分办法,定期向职工公布绩效考核结果。
3、支付应采用多种方法。
在人力成本支付方法的选择上,必须充分考虑员工的接受程度、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经济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如果说公司给员工的工资不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公司对员工的认可的话,那么可以考虑提供按月发放的基本工资、福利、补贴等手段来代替这一做法。当然也可以采取“定额”支付方式。例如可以在月度工作结束后按员工平均人数以每小时支付工资。此外可以采取按日、按月或按季支付的方法来支付。当然也可以通过“代发”的方式来支付。
4、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编制工资总额预算。
在编制工资总额预算时,首先要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测算企业一年工资总额是否能满足基本生产经费需求,有无超支现象。若无,则说明该年度没有足够的能力增加工资总额。如果是在计划外需要增加工资总额的时候,则说明该年度不能按时完成预算任务。在编制完预算后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考核,提出意见建议或纠正措施,并于年底提交人力资源部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