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人力成本正在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知识和技术创新需求的日益增长。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高等教育),劳动人口在生产上获得更多支持,人力成本也将随之降低。与此同时,劳动工资水平和工资增长并不同步。因此,劳动力成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已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之一。
一、为什么中国经济进入了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和服务业比重上升的阶段后,正在进入到以创新为主要动力的转型阶段。在人口红利消失、技术进步减缓、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传统的以要素和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持续维持。一方面,市场机制失灵使得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的要素加速向创新领域流动;另一方面,新科技领域知识与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创新得以持续,创新技术能够从现有结构中快速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所需新资金、新人才和新材料。因此,过去2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快、企业盈利能力非常强。我们观察到:“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这一过程中劳动分工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成为“第一资源”。一方面,要素配置的差异导致资本投入不平衡和技术进步路径不均衡;另一方面也使得创新活动处于一个长期持续的“拉锯战”阶段。
二、劳动力成本与 GDP的关系:人力成本=生产率×人力资本
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常会把劳动力成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但其实,劳动力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指生产力。虽然生产率反映了生产活动与产品之间的联系,但在理论上并不能直接反应生产活动本身。因此本文将其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对象来研究。
三、中国人均收入从2001年到2010年持续上升,2009年达到中等收入水平,2010年达到高收入水平
中国人均收入从2001年到2010年持续上升,2009年达到中等收入水平,2010年又达到高收入水平(图3)。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中国经济正在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种变化给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更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力成本的上升。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教育成本不断降低,人均收入提高速度加快使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但中国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持续上升,仍然面临着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受知识培养及技能培训能力不足、人力投资回报率低等挑战。同时由于劳动者素质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依然需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四、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的原因分析:
要素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于技术投入、技术创新,以及劳动力供给。这就意味着通过要素驱动型经济模式的发展,政府将更多地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公共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去。这就使得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不断扩大、不断完善与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方式逐渐由传统的资源与要素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从零起步到现在制造业产值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197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仅为3.3万亿元人民币;2017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已经达到8.7万亿元人民币。过去十年间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了工业增加值从18万亿元人民币到2万亿元人民币的跨越(见表2)。工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从1978年的2.9%提高到2017年的5.2%(见表3).中国工业增加值从7.7%提高到12.5%(见表4).中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跨越背后也反映出了人力成本低的一些优势(见表4).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在不断减少是一个必然结果是随着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将逐步对劳动者技术水平、劳动力数量提出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