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蔬菜生产基地规模迅速扩大,蔬菜基地规模也不断扩大。然而,由于蔬菜生产的特殊性,蔬菜基地的生产周期长、投入大、产出低和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使蔬菜生产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随着蔬菜生产基地规模、蔬菜种植品种增加、蔬菜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以及蔬菜品种多样化和规模化的出现,目前我国蔬菜基地仍以个体经营为主。蔬菜基地管理模式大多采取传统的农户经营模式。即农户为蔬菜基地提供土地与资金,建立固定的基地设施用于生产经营等农业生产活动;种植户在种植业中劳动,并收取一定报酬。对于蔬菜基地而言,则可采用生产过程中不同环节人员组成的用工模式来实现不同规模和不同生产规模对基地劳动力(或称经营人员)工资水平影响程度不一。蔬菜基地为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一定规模的服务设施及生产活动形式。如土地租赁、种苗繁育、农产品加工等。在生产经营中对人员提供劳务形式主要有派遣人员和临时工等非固定用工形式,从这一角度来看,劳动用工形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基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用工难题。蔬菜基地作为劳动力集中就业主体之一也成为许多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什么是蔬菜基地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蔬菜基地是指从事农产品种植及加工的企业,其生产基地主体和设施以及配套的生产管理设施。根据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卫生标准》规定,蔬菜基地应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蔬菜基地应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以及土壤环境、肥料资源以及种质资源。蔬菜基地应按照规划选址,严格控制污染,确保质量和环境安全。所以,蔬菜基地不仅仅是一个提供种苗、种植、运输、销售等各环节服务的场所,还应包括对蔬菜生产及其后续加工所产生废料进行处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场所。
二、我国蔬菜基地人力成本分析
通过对蔬菜种植环节人工成本调查,以江苏的蔬菜种植模式为例,分析了江苏地区蔬菜种植企业人力成本情况。以苏州地区为例,2014年江苏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855元,比2010年增加10535元,增幅6.4%;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327元,比2010年增加15265元,增幅6.2%。对比苏州地区和江苏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可知,苏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幅最大;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幅最小。从蔬菜种植及生产周期来看,一、二、三产业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起到了较强的带动作用;各产业人力成本相差不大;但是各产业劳动者在技术水平与劳动效率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进而导致蔬菜种植成本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降低蔬菜基地 HSE (Home Service Emergency,预防危害)水平的对策
降低基地 HSE水平的有效途径是进行 HSE控制。这就需要企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 HSE管理方法,这将为蔬菜种植和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践证明,通过积极有效地采取 HSE管理措施和改善设备设施条件,能有效地降低基地 HSE水平。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员工生活质量的对策:首先,蔬菜基地应该建立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机构体系。对此,本文将从内部机构设置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供蔬菜经营企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