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受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物价上涨。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我国的 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主要由食品、能源及公用事业品三部分构成。对 CPI影响较大的是“食品价格”,而对 CPI影响最小的是就业费用,即劳动力成本。“人力成本”既包括生产劳动中所消耗的成本,也包括工资、奖金、福利以及劳动合同中约定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社会保险金和其他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通常用于衡量工资水平高低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平程度所具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和工资水平;也可以说影响企业职工工资涨跌及其影响物价变动最直接、最有效方式就是通过提供商品或服务来实现。而我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因此才会出现供求失衡现象。我们从消费支出视角来看“劳动力成本”对物价和总工资变动、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 CPI整体走势因素中,本文拟分析人力成本上涨情况下工资增长对物价作用所起到辅助作用。人力成本是一种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或低成正比的成本,其变动对总产出有直接影响(下文将在后部分进行讨论)。人力需求具有其特殊性,从历史上看,劳动力消费价格受企业利润及工资水平两方面因素调节而变化,一般情况下,劳动过程包括了四个方面:生理活动、社会交往和教育劳动。与其直接影响物价变动有关的因素中又以工资上涨最为显著及明显[1]。

一、从消费支出角度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力成本也相应在不断增加,而随着劳动人口数量的增长,相应就业岗位也会大幅度增加。因此,企业应不断提高员工人力资源配置水平。根据劳动力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规律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从而创造更多更高收入并维持稳定的就业状态[2]。所以,在目前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供不应求”现象而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不匹配;劳动力市场价格上涨时也就出现了高工资水平、低工资状况出现。从而导致生产企业对职工进行长期激励的目的难以实现。并且由于人力成本上涨对 CPI和总工资的影响是相对滞后的,一般来讲不会对物价产生明显变化和推动作用。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及消费需求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对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人工成本也有了相应增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劳动力价格上涨。并且劳动力资源还是一种稀缺资源[3]。

二、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10年第31次全国宏观经济数据(以2011年12月为基期),并将其作为分析指标,以此来分析人力成本变动情况下 CPI走势波动趋势对于宏观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其中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调查样本城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 CPI数据测算而成。剔除食品价格及能源价格因素影响后 CPI同比变动与其一致呈正相关关系;剔除食品价格因素影响后 CPI同比增速高于 CPI增速且略低于4%的区间即为 CPI同比增速大于3%则表示 CPI开始呈现通胀压力有所上升但不明显; CPI同比增速小于3%则表示经济运行良好,有继续扩大的空间。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是 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食品价格受猪肉价格上涨影响有所扩大)。其余因素变化较为平缓,而非异常高;总体上来讲,食品价格受到国际市场食品价格同比影响比较大;因此其 CPI为受政策直接影响较为显著,本文选取其中“其他食品价格”与“总工资”作为分析对象;将这两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处理并分析人力成本变化对 CPI影响作用大小,因此将其按照 CPI在一年内分别对食品价格及总工资变动分别进行测算。此外,根据我国统计局《关于公布2010年国民经济部分行业分类》中对于就业单位数规定中单位数量对应价格的概念[2]。本文数据是由上述统计数字得到:2010~2016年共31个省市自治区中存在1种以上(含1)类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差异且呈现出下降趋势的区域;31个省(区、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其细分消费支出特征数据,并将其作为计量模型进行研究。本部分以时间序列为基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将各变量进行处理(见表1)。由于以上数据均为调查所得且在2010年之前的年份中,因此本研究不再将“其它食品价格”列入考虑范围之内; CPI在一年内始终维持低位水平。对 CPI整体走势分析也不会受到单一因素影响而出现波动偏大现象;而且其中也不排除人力成本对价格有明显影响的情况,因而本文仅用于初步判断或结论性

三、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劳动投入成本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如果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扭曲现象时可以通过增加企业职工工资上涨从而推动物价上涨。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进入“新常态”时期以后。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减缓,未来我国通货膨胀将呈现上升趋势;而工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造成的失业人数将从现在的1000万左右增加到1500万左右。此外“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城镇居民住房支出成本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2010年将达到25%以上,其中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制造业中就业机会成本将上升20%以上;而在传统制造业中的人才、资本以及服务生产环节工资都会出现较大幅度提高;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将呈不断增长态势;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错位从而导致我国物价和总房价上升幅度大,并进而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且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可以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发展进程加快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将逐步进入新常态而进一步发展壮大。而居民消费支出是物价变动最主要来源之一,也是 CPI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在经济增长过程之中提高物价水平无疑会扩大居民消费支出比例以稳定物价水平及经济增长步伐来实现经济发展目的。因此“提高就业质量”这一政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 CPI目标所要实现与之相匹配的目标。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进入新发展阶段,而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人力资源需求结构也将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导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目标、谋求新进步与发展,必须坚持调整结构这个战略方向和战略举措而积极推进,我们就必须不断地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如果我国从过去依赖投资等需求拉动型经济向消费拉动型经济转变则需要依靠持续而又稳健的有效供给才能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因此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