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企业员工的工资与其生产经营的其他费用相一致时,就可以用人力成本率来表示。对于人力成本率这个概念,我觉得在一个企业中进行使用,最重要的是应该根据它来分析它所带来的效益,在分析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它所造成的结果可能对其他方面并不产生什么影响。对于这种员工工资与其生产经营成本相一致之分析法我认为应该加以重视。人力成本率是一种指标统计方法而不是核算方法。它一般用实际用工人数与其预期用工人数进行比较,反映出该企业对员工福利待遇、薪酬福利等方面需求程度。它通过对目标员工在不同时期的工资与福利变化趋势图进行比较,反映出该企业所提供的员工福利水平与其目标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之间存在着显著不同之处。

一、人力成本率的构成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人力成本率主要包括:员工福利费(包括企业提供的员工福利待遇和福利津贴)、薪酬福利(包括企业支付的有关员工福利和薪酬福利)、社会保险(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政府补贴、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收费)、行政办公费用(包括办公用房租金)等费用组成。人力成本率是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以及管理费用的规模与分布状况,反映出对企业劳动力资本投入的需求程度和内部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的一种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数据分析表明:从1997年到2008年,全社会劳动力资本投入从3035亿元增长到23600亿元,年均增长达22.8%(其中国有控股单位为21.8%),年均增长达22.2%(其中国有控股单位为14.7%),年均增长率超过20%;全国每万名劳动力平均雇佣3.4人,平均每万名职工支付薪酬18.6元,每万名职工支付社会保险10.8元。因此人力成本率计算公式为:人力成本(直接费用、管理费用—社会保障费)×100%=150%~160%。人力成本是指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项直接间接费用之和。

二、在我国的工资分配制度中,职工工资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指劳动者按计件计算报酬的工资,包括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一般来讲,计件工资是计件报酬制度的主要形式。计件工资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按工作量折算取得的劳动报酬。按计件工资计酬的劳动者,其计酬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计件工资标准;另一种是计时工资标准。按上述工资标准计算的计酬基数,称为计酬基数;按上述计酬基数计算的计酬基数外其他项目的费用统称计酬费用。另外,劳动者在单位的工资中,可以提取工资中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奖金、津贴所得部分以及规定可以计付社会保险费的其他项目的费用扣除有关社会保险基金后的余额作为工资总额由公积金支付给个人。

三、不同的企业人力成本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高于其他国家。

我国企业人力成本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我国企业人力成本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如,我国企业人力成本与日本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之比为0.5∶1。这是因为我国具有特殊的经济社会条件和人口结构背景,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都比较大。而日本与美国处于同一水平。美国生产基地多、企业数量大;欧洲主要国家集中了重工业,有很强的生产能力。据统计,美国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而我国拥有各类民营企业超过5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