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价值,它的计算与企业费用化有关。企业费用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固定费用法,也就是通过固定成本获得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成本;(2)定额经费法,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所需项目的所有费用。我们以定购件为例进行说明。定购件是指购进原料、零部件或劳务时所发生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占企业所需消耗金额的50%-80%。定额经费法是从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为使生产所发生的一切产品和劳务能够全部成本化,由定额预算员计算出所需经费数额后,再以固定数量法确定各费用项目之间的比例构成定额经费法。固定费用法有两种:一种是定额方法,一种是定员法则,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如大中型工业企业。

1、固定费用法

固定费用法是以成本构成要素(即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为对象,将产品成本与劳务成本中发生于产品或服务中的价格(或费用)相结合确定。固定费用法计算的总成本与定额经费法核算的总成本相差不大,但由于定额经费法核算的产品或服务是按工序划分的,因此总成本与定额费用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这是总成本高低与定额费用高低存在着一定差异。根据《会计准则——初级会计分类》规定,企业采用固定费用法核算的所有成本都应计入资产负债表“销售”项目。“销售”按总成本与总销量之间的比例划分,“销售”按各工序总产品与各工序对应的销售价格划分。固定支出法是固定成本法中最为常用也是最基本而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2、定员法则

定员法则是在定额经费法则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限额向全体员工发放工资,然后根据定购件数量确定定额预算员及其报酬。该定员法则是定额经费法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之一。企业内部各部门在编制和计算各部门人员工资和奖金等计划时,都是根据各部门的工作量和劳动力投入状况来计算的,因此,确定编制部门的人数和奖金并不难,只要在实际生产中计算出每个岗位上人员实际分配到具体工作中来即可。同时与定额费用法相比,定员法则在考虑人员之间报酬差异时更容易找到一种平衡。例如,企业定员法则是一种定员定额方法(定员定额法与定额计酬法相比)。定员定额法由两个基本条件构成:(1)每名员工应接受相同数量或质量下各项劳动任务和工作量并无多少差异;(2)根据定员人数和计酬人数计算出各岗位上劳动报酬数额与最低工作年限相匹配后可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工资总额。适用于大型企业,如钢铁企业、造船公司等。

3、定额经费法

定额经费法的计算是以生产消耗部分作为项目,以规定经费率的方法计算所需经费数额,在扣除费用后得出具体所需经费数额,再用固定数量法确定各费用项目之间的比例达到一定费用化指标。企业实际成本中不存在固定定额。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定购件和定员法则是两种最常见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成本方法,而定额经费法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成本方法。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总成本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项目,如材料、燃料消耗等费用;还有一些不在企业主要成本中但能直接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列入其管理费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生产特点、工艺要求和工作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以充分发挥设备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效益。

4、总结

人力成本与总成本相比,在同等条件下,成本越高,就越能反映出企业人力成本的合理性。因为:①首先要考虑人工成本因素。②还要考虑总成本因素和员工成本因素。在同样的时间、空间下,员工人力成本越低,可以节约成本,员工成本越高,则员工成本越低。当然,也要考虑人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③还要考虑总成本因素对职工工资总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