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以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并最终实现“中国智造”。作为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民族工业,其发展水平和质量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也必然要成为全球制造业中最具竞争力企业。我国工业正处于由大到强、逐步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对于这一巨大挑战,中国企业只有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才能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发展的瓶颈。新形势下我国产业升级、由大向强要战略进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转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
一、现代企业的核心是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家传统企业,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走的是粗放型生产经营道路,这对我国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本质上讲,传统制造业所代表的是“低水平、同质化”、“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这些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市场竞争中,只有以先进技术与工艺进行生产才能赢得市场;产品同质化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甚至恶性竞争,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产业发展水平低导致我国高端制造能力不足、工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现代企业在取得长足的进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同时,也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主品牌建设水平。
二、“中国制造2025”实施路径
中国制造2025在实施路径上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二是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其中:第一阶段是突破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第二阶段是促进产业创新升级,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第三阶段是促进产业价值链提升和价值链整合。具体而言:一是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二是构建新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能力;三是推动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形成一批绿色制造先进技术、典型模式和完整产业链;四是培育新时期优势产业集群和优势支柱产业;五是强化重点行业技术研发;六是强化先进制造装备国产化研制推广。目前:中国制造2025三大领域中基础行业应用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主要有机械、航空航天、船舶三大领域,各行业的应用技术研发主要有产品种类的提升、产品性能提升(包括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管理方式优化、节能减排以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
三、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建设人才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十分重视,各级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随着中国进入了人口红利期与人才红利期,企业通过招聘人才推动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这也成为了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人力资源来实现自身价值、提升个人价值、创造个人价值,中国的人力资源正在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着自己的政策体系。
四、提升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
加大对研发费用的支持力度,强化研发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控制,通过对研发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加强研发经费内部控制。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提出严格的要求,确保科研项目资金使用合规。鼓励与科研院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科研项目及联合开发、成果共享共用等方式,不断提高研发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科研项目内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研发项目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30%以上,积极推动项目从研发阶段向产品开发阶段提升,以项目成果、公司效益体现为主要指标,将资金用于研发项目和公司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