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员工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高科技行业的转变,会产生许多问题。当员工大量涌入企业并提供了更多的人力成本时,企业就不能有效地实现经营目标。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个指标来反映员工从劳动中获取了多少额外的收入,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投入多少人力。根据《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支出指导意见》(财金〔2010〕159号)规定的社会保险支出比重,确定社保缴费基数,按照参保人数全额计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等社会保险相关政策规定确定。根据上述标准测算,人均社保费用总额由个人缴纳、企业代扣。
1、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是指企业从职工工资中扣除的费用或负担的其他费用,包括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医疗保险等。这是一种直接和间接的费用支出。对于劳动力成本,可以从“福利支出”和“资本支出”中选择。福利支出通常包括工资和社会保障费用。其中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费则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福利支出占 GDP的比例通常在5%-10%之间。
2、人员和设备
一个组织的人力成本最终会从该组织生产出什么产品中获利。如果员工数量超过产品的产量,他们将获得额外利润。他们也将从获得的工资中获得相应数额的收入。设备对经济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生产出产品时将需要大量员工。同时,设备又会消耗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资源。因此,这将导致整个组织的人力成本急剧上升。为了获得收入,员工将从事某些类型的劳动(如体力劳动),以获得额外收入,并将其转化为技能或知识的生产。这种转换是不均衡的,这将导致企业对劳动力成本长期承受压力并不断提高。
3、工资。
工资是企业通过提高员工工资收入的行为。目前国内企业工资总额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约为12%左右。
4、其他开支。
其他开支包括:员工培训费用和其他人力成本,包括为员工支付的必要费用,以及为其提供有关住房和生活费用方面的支出。根据上述标准测算,人均费用为14460元/人。其他开支包括:基本工资经费、基本养老保险经费、失业保险费用及工伤保险。员工福利待遇,包括基本工资、伙食补贴、福利费、工会经费等。
5、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包括培训费、邮电费支出等。人力成本投入产出比是衡量人力资源配置效果最直接的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管理部门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员工在组织中的位置。组织内部也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支出。例如:培训、考试费用、各种福利等。
6、对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和优化运作的建议
我国目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造纸、制鞋和机械等行业都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而这些行业的主要特征就是高强度劳动。这类行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力成本也随之增加。例如,当前一个产品由若干个员工组成。每个人平均要负责200个工作。然而,随着人数下降到300名以下,在其他部门则几乎没有工作能力。